言论

“马慕斗”苦了国人/谢诗坚博士

希望联盟执政时,因对首相接班人产生歧见后,在野的巫统和伊斯兰党,乃至砂拉越的政党联盟也被在朝的一些重量级人物鼓动支持马哈迪,一直担任首相至任满为止。

甚至连伊党也准备在国会提出支持马哈迪医生任相的动议,这就等同“否定”安华接班的机会。

可是在另一边厢,安华在2018年参加波德申国会补选并顺利中选后,也满怀希望能进入内阁成为候任首相,可到头来又弄得一身狼狈。

虽然在希盟党内,支持安华的有卡立沙末(国家诚信党)、赛弗丁(人民公正党)、刘镇东、哥宾星和林吉祥(均民主行动党)等人,但还是无法通过马哈迪一关。

与此同时,在希盟内反对安华接班的有阿兹敏(前公正党老二)、赛沙迪(土团党)和祖莱达(前公正党)等人。这股反安华的势力,从头到尾都不支持安华上位。初时,有鉴于马哈迪势力强大,他们以支持马哈迪来挫安华;但在背地里,他们又制定另一套方案,以提防马哈迪生变时采用。

绕过敦马转挺慕尤丁

根据了解,这套方案是在阿兹敏、哈迪阿旺及希山慕丁等人主导下结合了在野党的力量,准备在马哈迪以退为进时,来一个釜底抽薪。结果在2月23日的土团党会议上,作出重大的决定(这是趁马哈迪因不满有人要将土团党拉出希盟而气愤离席)。随后由慕尤丁主持会议,通过退出希盟。

一旦土团党不受希盟约束,它就拥有主动权和自由权,与在野党合组成新的联合政府。因此当马哈迪辞卸土团党名誉主席及首相职后(2月24日),也就给予阿兹敏派一个机会,绕过马哈迪转向支持慕尤丁取而代之。

即使马哈迪辞相位后,又马上被国家元首委为临时首相,但马哈迪似乎以逸待劳来重组其内阁,他表明要成立一个跨政党的大联合政府,内阁成员不一定代表党担任官职。这种新组合是新的尝试,也需要时间排阵。

当时人们正在猜测马哈迪也许借此机会,将安华搁在一旁及减低行动党的重要性,以符合马来人为主体的政党心愿。可是马哈迪不能接受安华成为副首相,反而坚持旺阿兹莎医生留任,以致在希盟内起了纷争和分歧。

还有马哈迪不大愿意考虑巫统加入联合政府,他要的是巫统解散,议员加入土团党才入阁。另外,他也许尚未将伊党容纳在内。就在举棋不定下,马哈迪的新内阁无法出笼。

死也不让安华接班

在此短暂“真空”(没有内阁)时刻,巫统、伊党、土团党、砂政党联盟和公正党的骨干分子,则快马加鞭组成另一个阵线,且人数过半,也就对慕尤丁的上位很有帮助。这个阵线就是我们今日所知的国盟。可以说,马哈迪的自我困扰和慢板导致他错失机会。他的误判被慕尤丁越级而上。

不过,我们始终不明白为何马哈迪死也不让安华接班?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安华曾被指不道德性行为的事?或还是有更大的原因?马哈迪也应该坦诚公布,不然对安华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大选前的“承诺否定”。

说实在的,希盟的失败意味着旧势力的卷土重来,“改朝换代”和“变天”成为一纸空谈。但就在此时,马哈迪连同另4位国会议员突然被土团党“开除”党籍。这种节外生枝有其逻辑性吗?堪值研究。

马哈迪又如何凝聚力量斗倒慕尤丁?安华与马哈迪此刻又在什么条件下合作?有实质意义吗?

除非两派有明确的领导人和治国大方向,否则一场恶斗将加重马来西亚的困境和人民的痛苦。

反应

 

言论

从一党独大到多党共治/谢诗坚博士

真正掀开巫统当家作主的是1955年举行的联合邦普选(独立前)。

在开放的52席中,联盟大捷,总共拿下51席,伊党只获1席(参选13席),拿督翁的国家党全军覆没。另还有46名官委议员。

联盟的东姑阿都拉曼被选为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权力相对被强化;特别是在1957年向英国争取马来亚独立成功,东姑也就从首席部长转身成为马来西亚首任首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由于巫统在选举中占了34席、马华及国大党分别只得15席和2席,根本无法与巫统平起平坐,巫统一党独大的心态也就膨胀起来。以巫统来说,可以分成3个阶段来演绎一党独大为何可以在不同时期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作用。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1969年的大选。因为巫统在1955年大胜后随即走向巅峰,从1959年到1969年才因“513”事件爆发,改变国家政治生态。

1969年的大选,选民已不能忍受马华的软弱和巫统的霸权,结果大选出现了政局的大逆转,巫统只有51人中选(参选67席)、马华只有13人中选(参选33席)及国大党2人中选。联盟总共拥有66席,比所需要半数只多出14席。

奇招让巫统重整旗鼓

巫统首次面临这种屈辱的打击,却有奇招让巫统重整旗鼓。

主要是时任首相敦拉萨巧妙地穿针引线下,成功地把反对党收编,包括伊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砂人联党,也就顺其自然地将联盟扩大成国阵。但后来巫统发现这一改不但未转弱巫统的影响力,反而促成巫统更能左右逢源。这就是巫统的另类一党独大的呈现。

第二波则是发生在1999年大选。马哈迪面对从政以来的第二挫折(第一次是在1969年落选)。虽然崛起的不是拿督斯里安华的公正党,但却扶起了伊斯兰党,它首次拥有27个国席和控制吉兰丹及登嘉楼州政权,意气风发地迫使马哈迪交出其回教国大蓝图。

这意味着巫统为伊党开了另一扇门,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宗教主义。当然马哈迪依然不改其一党独大的招数。

到了2016年,被马哈迪排斥的安华意外地同意与马哈迪合作(加入希盟)以打倒纳吉,但他也没有想到其后果是异乎寻常的。

2018年希盟上台执政。但在两年后(2020年)马哈迪不肯交棒给安华,加剧希盟的斗争。

有趣的是, 原属安华最忠诚的最后一名支持者阿兹敏却背叛安华,转而支持马哈迪不必退位。

马哈迪故态复萌坚持一党独大,他不会因为组成多党共治而改变咄咄逼人的态度,他是一党独大的代表性人物。

后来由伊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爆料,是他与马哈迪策划“喜来登政变”,以促使土团党退出希盟,后者也因之破局而失掉政权,首相职位就落在丹斯里慕尤丁身上。他组成了包括伊党在内的国盟。

宁做老二不成众矢之的

巫统的第三波是在马哈迪、慕尤丁及阿兹敏被清理后,剩下巫统的阿末扎希在选举期间四处活动,终于在2022年圆了安华的首相梦。希盟与国阵联手组成团结政府。

但是巫统的一党独大局面已不复存在,巫统寻求的是宁做老二,也不希望成为众矢之的老大,大马也因之转入多党治国。

关键是巫统仍是一党独大的心态吗?或者只求保住现状?不然还是有得乱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