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礼记》:奴性的滥觞?/超秋 

关于卓彤恩8月23日的《弟子规:某华小老师们的回响》笔者有些陋见。

卓说,《弟子规》“不入十三经、四书五经中,自然不是真正的儒家经典”。容笔者再次反问,二程、朱熹、王阳明等的著作也不入十三经,那他们的著作就是假假的儒家经典?笔者认为书本的价值不是以钦定与否来衡量的。



看看十三经中的《礼记》的内容:“坐如尸,立如斋”、“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族繁不及备载,那不是受抨击的奴才相吗?《礼记》里的规矩(禁令?)从举止到衣冠,衣食住行,比《弟》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早、更繁琐、更巨细靡遗。此谓之经典。谁说《弟》奴性,它绝对比《弟》有资格荣登奴性滥觞的宝座。还是其它三本十三经:《周礼》、《礼仪》、《孝经》?

孩子应实践照顾双亲

卓心想:“久病床前无孝子”,才是符合人类天性的说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符合人性,但没必要鼓励纵容。作者又说:照顾双亲,本是责任也无需挂在嘴边。我们应分清楚所谓“无需挂在嘴边”指的是执行者,即孩子,不是指教育者或家长。孩子应实践照顾双亲,不是说说而已。但身为教育者或家长,正因是责任才要挂嘴边耳提面命教育孩子。卓身为教师应该也有时常开口提醒学生做某些事吧?孔子也把忠孝仁义挂在嘴边。不教孩子不会自动懂礼义廉耻,否则就不需要孔子这大教育家了。父母常挂在嘴边,儿女才能记心里去。

作者说校长退休,学生要鞠躬弯腰。记得多年前《弟》还未普及前,逢老师、校长荣休或大人物莅临学校,笔者就这么做了。说鞠躬弯腰是儒家的传统或华人的陋习都好,很难强扣在《弟》头上。笔者可强辩《弟》里没提到校长退休啊,校长自己添加的。

作者强调该退休校长掌校才一年多,言下之意不应获得如此尊重。掌校一年鞠躬10度?10年30度?30年45度?论资排辈?若某势利的学生说:你没教过我,又是新来的临教,为什么要跟你打招呼?不知身为临教的卓作何感想。



某老师说“用启蒙读本控制汉人的思想”,圣旨手谕在哪?而汉武帝利用儒家奴化百姓可是证据确凿,学界公认的。再说,若皇帝真钦定或有意扶植《弟》,其作者不至于生前死后仍是秀才,百年后遭人奚落。当时《弟》的影响比十三经小太多了,朝廷要做的是以十三经的忠孝控制思想,《弟》还不入皇帝法眼。

至于心疼孩子“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老师,孩子做了再说吧。

反应

 

言论

社险保障填补医保缺口/南洋社论

医疗保险费飙涨在国会摊开讨论以后,不论是政府、国家银行、业者或是保客,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通货膨胀带动下的成本上升,以及索赔率的增加,似乎没有全面的赢家。受到其他保客的索赔影响,懂得照顾自己的健康,不胡乱索赔的优良保客也无可避免面对保费涨,成了最大的输家。

至于监管医院的医药费用,不让同样的疾病开销因现金支付或以医药卡支付产生过大的差距(理应维持在少于30%的价差)。

无索偿折扣更合理

还有,实行类似汽车保险无索偿折扣(NCD)的举措,让有和没有索赔的保客之保费产生差异化,没有索偿者保费不涨,甚至可享有折扣,频频索赔者将被调高保费,这些措施不是比强制起保费导致保客要断保,更显得奖罚有序吗?

与此同时,常被人民忽略的社会保险,近期因为计划优化其产品和保障,正逐渐引起人民的注意。

众所皆知,社险的保障只限于因公受伤,即在工作时间执行任务或职责时发生意外才可以索偿,所以不大受自雇人士欢迎。

由于这项保险是从职员的薪水中扣除一小部分,再加上雇主也缴纳另一小部分作为保费,所以,受雇人士多半不会详细了解自己的保费和保障。

一旦离职或转为自雇人士时,很容易就搁下不缴保费,以致断保,在意外发生以后,失去索赔的机会。

非工伤享医疗保障

如今人力资源部正在研究修正法令,纳入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除了24小时保障以外,还提高医疗福利,让员工可以在非工作时间或非工作相关事故一样可以索赔,而且可以选择到政府或私立医院接受免费医疗服务,不禁让为医疗保费大涨而烦恼的人民感到兴趣。

不但如此,社会保险福利现在已经扩展到自雇人士。符合资格的自雇人士,一样可以参与社险计划,在意外发生以后得到赔偿。

由于社险的保障期限为一年,因此保费比私人保险的长期保单来得便宜。而且,保险可以涵盖保客去世以后,每月赔偿一笔生活费用给其家人的保障,这是私人保险所没有的。

唯一要小心的是,社险不会提醒会员缴交保险,会员一旦忘记或没有及时缴交,断保的情形就会发生。

预料人力资源部很快就要推出24小时非工作保障,如果收费低廉合理,相信它将引起热烈响应,甚至有机会填补人民买不起医疗保险的缺口。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