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个关心你的政府/李慧珊

冠病肆虐,我国自3月18日所采取的14天行动管控令被迫延长至4月14日,为期28天。但卫生总监也预测,第二期的管控令很可能就是疫情的最高峰,因此至关重要,而首相也提醒民众,若疫情不能遭到有效控制,或有可能继续延长管控令。

减少出门



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民众也请务必在家保持耐心,减少不必要的出门,便是对我们的政府和前线的斗士最大的帮助。

此刻对于全国民众而言都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为了帮助人民与商业业者渡过这一艰难的时刻,政府在相继推出各种政策外,最备受关注的便是高达2500亿令吉的振兴经济配套。这次经济的停摆使得许多人的生活被推到了财务的悬崖边上,而振兴经济配套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记强心针,也是成了许多失业人士唯一的经济来源。

简单概括,配套所包括的人士便包括了前线医护人员,电招车出租车司机,弱势群体包括B40群体,M40群体和21岁以上的单身人士。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受惠群体,大家记得网上查看自己是否有领取援助金的资格。当然大撒钞票也不是大马的专利,其他各国政府也已经纷纷以更大的力度向民众以及经济输血。

由于硬币总有两面,因此就任何政策而言永远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这项政策最大的获益者无非是Mak Cik Kiah,但也引起了一部分民众的不满。

振兴经济配套可圈可点。首先,这里是马来西亚,而这里多年来奉行的潜规则便是无论是哪个政府祭出的何种经济政策往往都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量,而是政治考量。



发钱的举措是适当的,并且相当具有诚意。但令人不解的是,公务员,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也成为了获益群体。

所谓“铁饭碗”在大马果然并非浪得虚名,要知道,这些群体在平时就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在管控令期间,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虽没上班,但工资却是一分没少。这个群体平时都已经占了不少便宜,怎么到了危急时刻反倒还能跟着一起占便宜呢?

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要想想公务人员的大多数组成部分是谁,便一目了然了。

而另一个普遍观点便是这次的振兴经济配套并没有真正具体地帮到业者。

由于疫情所带来的是物理隔离措施,人们既不会正常上班,也不会正常消费,疫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人们只会呆在家里,那么什么刺激政策都同样是没用的。

政府实际上该做的便是把小企业所负担的人工成本接过去,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帮助业者给员工派部分薪水,好让小企业的业者们安心不裁员。政府虽然已经这么做了,但显然许多业者并不买账。

关于这点,像振兴经济配套这种短期政策上的着重点是人文精神和民生,是为了确保人们在短期内都能填饱肚子并减少他们的焦虑,不同于一般刺激经济的做法。这一点大家必须明白。

细节决定成败

为了加大疫情管控的力度,政府宣布管控令将在4月1日起全面升级。

第一阶段的管控令是在各个道路上设置路障,以减少人们出行的意愿,而目前也已经有许多人由于出门的理由不充分而被控,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第二阶段的管控令无疑是来得更猛了,其包括限制所有的超市,销售日常用品的商店、油站和食肆只能在上午8点营业至晚上8点,而10点过后民众也不获准开车上路。

现在由于晚间并没有商店营业,那么会在晚上出门的人必然是随之减少,而政府为了确保管控令强制执行,便不得不在晚上布置更多的路障并动用更多的警力。无论我国拥有多么强大的技术手段,都是没有办法弥补腐败所造成的漏洞的。

《论大战略》的作者加迪斯提到林肯在战争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他知道整场战争决定它胜利的很可能取决于铁路上一个小邮局的局长。

今天这个邮局局长要是不称职,把关键的信迟送了几天都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

政府要想严格管控人流,便必须把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始终,不然只要有一个微不足道的漏洞,任何的努力都将是徒劳。

“虽然这个不是你投选出来的政府,但这个政府关心你。”政府为疫情所交出的第一份问答试卷,你满意吗?

(作者为拉曼大学副教授)

反应

 

趋势

公司月入过百万! 估价师冷门却很赚钱

【产业人的辛与勤·估价师篇】

报道:洪诗迪

在房地产交易的复杂生态中,人们往往只关注价格与价值,而忽略了默默在幕后工作的“核心角色”。

你知道掌握着房地产价格与价值的“密码”,并能影响一场交易的公正性,譬如在同个社区中出现两套价格相差数十或上百万的同户型单位时,能给出精准估值的人是谁吗?

没错,正是在房地产领域中人们较为陌生的一个职业——估价师(Valuer)。

完整内容请点击>>这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