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个奇怪的政党/王介英

民主行动党虽自我标榜为多元种族的政党,但其党员绝大多数是华人,巫印裔党员寥寥无几;它出战的选区也是以华裔选区为主。它的领导权一直掌握在华印二族的手中,巫裔党员几乎无立足之地,即使有巫裔党员出任要职,也是为了做做样子而刻意安排的。

打“马来牌”屡试屡败



数十年来,行动党一直想要拉拢马来人入党,以便凭借马来党员打入马来选区,但屡试屡败,徒劳无功。2014年5月安顺国会选区补选,行动党又打“马来牌”派巫裔黛安娜上阵,但却以微差败给民政党的马袖强。

今年5月7日的砂拉越选举,行动党还尝试抢攻砂州土著选区,因此除了出战15个华人选区外,还派16位候选人竞逐砂州土著选区的议席。但这16个议席,全部输光,一无所获。 

仅华人区战无不胜

看来行动党只能在华人选区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一旦走出华人选区,他们就一筹莫展,难有斩获,只能凭着在华人选区攻下的那些议席,在大马政坛上扮演“反对党的角色”。

虽然行动党靠华人票起家,靠华人票吃糊,但他们对华文教育面对的问题,一声不吭,视若无睹。被人问起时,不是把责任推给马华,说马华没用,就是抬出“挡箭牌”说,行动党乃多元种族政党,须照顾各族人民的利益,不能只帮华人,以推卸责任。



其实,马来人的利益自有巫统与巫裔政党照顾,轮也轮不到行动党去费心。追根究底,他们不出面维护华教,无非是怕马来选民不爽,会使他们数十年来,处心积虑要打入马来社会的努力付诸东流。扶自己上马,把自己送进国州议会的不感恩、不回报,却一厢情愿捧着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真是匪夷所思,太奇怪了。 

非主流派系遭排挤

更奇怪的是有许多才华出众,胸怀壮志的政治工作者,加入行动党后,或因与非主流派系走得太近而遭受排挤,或因无法忍受党内一些人的霸道而离党出走。近的有柯嘉逊博士,远的有何文翰、叶炳汉、廖金华、李银芳、李霖泰、沈光仰、范俊登、陈毓书、赖昭光,黄朱强、陈德泉、叶锦源、吴福源等等几十个之多。

听话“新兵”一战即胜

据说还有党领袖为了替某人护航而出怪招,有威胁性的知名战将不要,偏要那些不会威胁到某人,而又听话“新兵”出战。偏偏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兵”一战即胜,登上龙门成为了“代议士”。这些年轻的代议士由于初出茅庐,被评论员杨善勇称为“童子军代议士”。这也是大马政坛少见的“奇怪”现象。

行动党不想永久做反对党,但单靠自己的那一点势力又登不上“执政中央”的宝座,唯有拉拢有马来票源的国阵政敌,并以国阵的多元组合为模式,组成一个反对党联盟,以与国阵争夺天下。

“烈火莫熄”天赐良机

1999年被敦马哈迪医生革去副首相职,踢出巫统的安华成立了人民公正党,展开“烈火莫熄”运动,声势浩大,民情沸腾。这对行动党来说,是天赐良机。于是林氏父子把握机会扑上前去,向安华示好,主动支持这项运动。后来,公正党、行动党、伊斯兰党组成民联,以促成“两线制”为口号,并以“改朝换代”为斗争目标,轰轰烈烈地向国阵叫阵开战。

大选为伊党涂脂抹粉

2008年的3·08与2013年的5·05大选,民联靠行动党为伊党涂脂抹粉,消除了华人选民对“回刑法”的恐惧,又为华人描绘一幅“两线制”的美景与一个“改朝换代”的大饼,使80多巴仙的华人选民把票投给这三党,掀起了“华人政治大海啸”,令马华、民政蒙受空前重挫,但却动摇不了巫统与土保党的堡垒,最终还是无法入主布城。

不知是别无选择,还是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伊党拥抱“神权”的意志,当年行动党与这两个道不同、志不合的政党结盟,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行动党此举有点冒险。因为民联这艘船几乎不会有例外,必定驶向实施“回刑法”与建立“回教国”的港湾。伊党斗争目标明确而坚定,从不掩饰,而公正党的马来领袖作为回教徒,也不可能反对伊党的意愿。 

林吉祥是身经百战的政坛老将,没有理由对伊党的这种强烈意向,一点警戒心也没有。既明知结盟可能有“带华人去荷兰”的危险,却依然不顾一切与他们拥抱在一起,唯一的可能就是高估自己、低估伊党。

现在伊党亮出底牌,行动党虽下定决心与伊党断交,但却又与拥有伊党基因的诚信党结盟,组合成希望联盟。有人为此指桑骂槐,把行动党壮大伊党说成行动党养大了“那头狼”!谁敢担保行动党扶植诚信党,不会重蹈覆辙,养大另一头?  

希盟三党貌合神离

这一点精明的老林,岂会不知?三党貌合神离,各有各的盘算,只能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不能“付托终生”,老林想必也知之甚详。但不与他们结盟又能怎样?只能“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过一日算一日啦!

现在,敦马与慕尤丁申请成立的土著团结党,既有马来票源,又没有华人选民恐惧的“回刑法”、“回教国”色彩,应该是最合行动党“口味”的合作伙伴。只要与 在野党谈妥议席的分配,即使不正式结盟,要推翻国阵,入主布城,还是有希望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各有算盘,没有共同治国理念的组合,就算成功完成“改朝换代”,往后忙着争夺高位与地盘,有余力去治理好大马吗?但愿不会是一场“恶梦”的开始!

(作者为前马大中文系讲师、前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反应

 

言论

批判独中黑函《为我们的孩子着想》/陈毓培

在2018年1月3日,题为《为我们的孩子着想》的黑函发至全国独中,列举到台湾升学的7大弊端,诋毁留学台湾现况,呼吁大马家长不要让孩子们到台湾留学,而是到中国留学。仔细看来,其实这些如数家珍的弊端,不过纯属无稽之谈;这篇文章是为了批判与澄清黑函所列举的弊端,免得其误导众人,尤其真正为孩子们着想的父母们。



首先,我要求读者必须拥有自发性思考行为,即任何看起来理所当然或天经地义的事物或话语,都必须经由思考与判断,对一切事物都必须保持怀疑精神,包括阅读这篇文章及那封黑函。我将列举黑函中的7大弊端,并依次在每项弊端下进行批判与评论:

1.我们的孩子英文肯定不会强,那他们如何在社会立足呢?

●英文的强与弱跟国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自身的学习有关。再说,自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以来,中文的重要性倍受重视,当友族都希望将孩子送入华小学习的同时,你竟然弃其精华,取其糟粕,把英文视作唯一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是为可笑,更为可悲。

繁体简体切换自如

2.台湾用的是繁体华文,又如何适应中国及亚洲简体的华文市场呢?



●无需过多担心,我母亲(大马60后)用的就是繁体华文,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诸位,繁体华文与简体华文的相互切换毫无压力,因为这种转换是有迹可循的。再者,孩子们从小学习的就是简体华文,从台湾回来以后,只需要短暂的过渡期就能再次适应简体华文。

3.不管你喜不喜欢,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只有继续被边缘化。以后我们孩子的台湾大学的同学人脉及资源,肯定在已经崛起强大的中国市场与发展上处于劣势。

●没听说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只要是同一民族,台湾与中国是不会永远处于分裂状态的;要知道孩子是到台湾留学的大马人,而非台湾人,毕业以后想在中国继续发展也无不可,中国人不会将你视作台湾人(其实中国人对台湾人还是很友好的),而是大马人;如果考虑到人脉及资源,建议黑函作者可到中东国家留学,认识几位石油大亨,将来叱咤风云也未必不可。

惠及家境不好学子

4.台湾各间大学给与诸多的优惠吸引大马学生。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学的利润少了,自然会在先进设备及师资的素质上省回来。

●我们应该正面思考,把这些优惠看作是降低大马学生升学门槛的机会,甚至是给一些成绩较差或者家境不好的学生一个重来的机会,而不是像黑函作者一样地去贬低它们。更何况,当台湾大学不提供优惠时,我们抱怨学费太贵、当他们提供优惠时,我们又去质疑他们给与优惠的意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行为实在要不得。

5.试想想你有看过哈佛会有减价吗?只有问题的大学才会有诸多优惠。那岂不是把我们的孩子送羊入虎口,把我们孩子的前途给当掉了吗?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缺乏客观性,明显黑函作者是道听途说,尽做些不真不实的言论。事实上,许多大学都有给与学生诸多奖学金(即黑函作者所说的优惠),如中国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都会给与优秀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等,甚至每个月有生活补贴,难道这样也是送羊入虎口?呵呵,更何况每一间大学都有自身的问题,这是无需质疑的。

6.台湾各大学素质下滑已是公开事实。

●我们必须承认台湾确实有不少野鸡大学,但并非全部,因此家长与孩子们在选择大学时必须做足功课、细心比较。但其实每个国家都免不了有野鸡大学,如果没有三流大学的垫底,又怎么能衬托出一流大学的优秀呢?而且大学只是孩子们通往社会的大门,而大学文凭也不过是钥匙,真正影响到他们未来发展的,还是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与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黑函缺乏事实依据

7.综合上述的因素,根据记录目前大马的留台生回马后的就业适应率只有10%,是一个非常恐怖与令人担忧的情况。

●有必要质问黑函作者,这个“10%的就业适应率”是根据什么数据所得的?在统计学理论上是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完美整除的数字的,很明显是黑函作者凭空随意捏造的,并不符合事实,强烈谴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何况马来西亚的各行各界正面对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留台学生回马后将面临失业情况的说法并不成立。

综上而言,黑函作者所言缺乏事实依据,函中数据也是凭空捏造,犹不可信;丝毫不曾考虑这封黑函对于误导那些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所带来的后果,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留学中国的马来西亚学生,我自觉也许并无资格为台湾各大学进一步澄清辩解,但隔岸观火的行为实在为人所不齿,更不愿看到错误的观念根植于父母们的脑海中。再次呼吁诸位在对待一切事物仍需保持独立思考,切勿不可一昧地相信,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