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个香港人的自白/何亦翎

近日香港成很多国际新闻的头条,不欲接触政治的都无一幸免地要间接或直接为自己的立场而表白。



表白自己的意见在当今等于要把友谊、亲情付上赌注。社会的撕裂就如一双冷冷的手,准备把一张张人情的纸撕破似的。

你与我的立场迥异,不单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是你死我活。不支持学生示威,就等如不支持民主自由,又或是认同共产主义。不知不觉间,大家都好像忘记尊重不同的立场,才是民主的基石,民智的开始。与朋友闲谈或亲友聚会,都要小心谨慎祸从口出,那怕只是道出心中对当下局势的纳闷。

一不小心,便换来对方的谩骂,甚至友谊的决裂,从此不相往来。情况就如当年雨伞运动,令多年友谊变至老死不相往来。

立场从来不是单一的对等关系。不知从哪时起,什么人都当上专家似的,每每看到一些从网上互传的短片,便无限上纲上线,急不及待妄下定论。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大家反而好像忘了追求真理的重要。

在速食的文化下,只会消费和自己意见相近的信息,对寻求相反意见的资讯不感兴趣之余,更大力反驳。更甚的,可以当眼前的事实置之不理,只求断章取义,令矛盾陷于水深火热。



一个社会的撕裂,遗下的不只是政治的困局,每位香港人也首当其冲。生处乱世不难,难在要睁开双眼,保持中立,以持平的心开放地接收不同的意见。

反应

 

国际财经

问题从通胀转向政治 全球软着陆之路暗潮汹涌

(纽约21日讯)随着通胀放缓为看似不可能的软着陆扫清道路,全球经济正迎着意想不到的顺风迈向年底。不过尽管形势总体向好,但仍有政治障碍横亘于前。

悬而未决的美国总统大选可能令全球经济面临迥异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债务飙升、中东冲突升级、俄乌战事久拖不决以及台海的紧张局势。

正是在这样充满担忧的背景下,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本周将齐聚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IMF)和世界银行年会。

“别指望会有庆功派对,”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上周在展望此次会议的讲话中称。“我期望离开这里时人们会有些振奋,会有些害怕——但愿害怕能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经合组织(OECD)表示,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与2022年时相仿,当时央行开始以数十年来最快的速度加息。

彭博经济研究预测,全球GDP今年将增长3%,低于2023年的3.3%,但要远好于年初时的悲观预测。

主要经济体受考验

美国消费者在继续花钱,企业在继续招聘。

虽然欧洲的需求在减弱,但经济应该会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决策者不断推出刺激措施支撑房地产市场。这些措施可能无法实现股票多头的盼望,不过应该足以帮助中国经济接近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韧性势将受到考验。

虽然贺锦丽提出了与拜登政府保持广泛连续性的政策,但她的对手特朗普却提出了会给世界贸易带来冲击波的政策。

特朗普威胁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至少10%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60%甚至更高的关税。布鲁金斯学会的温迪·埃德尔伯格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莫里斯·奥布斯费尔德在联合分析中称,这将制造“商业混乱”。

但特朗普不这么看。

这位美国前总统10月15日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接受彭博新闻社主编米思伟采访时称,关税越高,企业就越有可能来美国建厂,这样就不用支付关税了。

谁是贸易战输家?

然而经济预测显示,到头来损失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彭博经济研究称,如果中国对特朗普提出的关税进行报复,那么到2028年大选时,美国GDP可能被会拉低0.8%。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欧盟和日本受到的冲击则更小。

如果中国商品找到进入欧洲的途径,欧洲将面临更大损失,当地制造企业已然在需求疲软中挣扎。疫情过后投资从未完全恢复,而且自去年底以来一直在下降。尽管薪资增长强劲、通胀压力缓和、劳动力市场迄今表现稳健,但私人支出依旧乏力。

上周四,欧洲央行自6月以来第三次降息,认为通胀率将比之前的预测更早回到2%的目标,并表示有信心能避免经济衰退。

“我们仍预计会实现软着陆,”行长拉加德在政策决定后对记者表示。但她补充道,若爆发新的贸易战,将危及这一前景。

“针对贸易的任何限制、任何不确定性、任何障碍,对于欧洲经济这样非常开放的经济体而言都会产生影响,”她说。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