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厢情愿有毒职场文化/江振鸿

我国公共卫生脸书专页日前贴文,指所谓的有毒职场文化,是最高薪的总监级交代工作,中级管理层迟到,还把任务交给部门主管,而早退的主管就把工作都推给最低薪、却从早做到晚的基层员工。

我想,这恐怕又是那些从未在社会混过,故对于职场文化一知半解的不接地气官员们,坐在冷气办公室内的一厢情愿想法。

我曾在多家中大型企业工作。

一般基层有加班费

首先,一般上基层员工是享有超时津贴的,因此,在百物涨价的今天,因获分配的工作量多而能领多一份超时津贴的额外收入,对于那些最低薪的基层员工而言,恐怕还是求之不得的。

第二,在职场上,每个岗位包括最高薪的总监或中级管理级的高中级管理层,乃至部门主管及最低薪基层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范围都不一样。

管理层包括总监、经理级的高中级管理层乃至部门主管的工作范围之一,是管理及分配其团队资源。

因此,主管上司把工作任务分配给其下属们,是无可厚非的,只要这些工作任务是属于相关下属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内。

部门出错 主管有责

第三,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虽然那些身为总监或经理级的高中级管理层乃至部门主管,把工作任务都分配(推给)其薪资不如他们的下属,实际上却仍背负着这些被分配下去的工作任务的问责压力,因为这些声称所谓被推给基层员工的工作任务如果出现了问题,其主管上司们也得负上责任,并不能独善其身。

我公司老总常把“Let the managers face the pressure”这句话挂在嘴边,所以一项工作任务如果出了问题,他都要求相关的团队主管在管理层会议中出来解释,就算那个问题是因为其属下基层员工的人为疏忽所导致的。

记得数月前,我所负责的产品项目出了些问题。

我虽得耗时数昼夜做了一份报告,却仍深感到庆幸,因为我那看似“袖手旁观”的上司,最后却得负责在电话会议中向美国总部的最高管理层提呈此报告,并得在会议中面对最尖锐无情的问题及批评。

大家是否记得疫情期间,时任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每天于下午5时公布最新的冠病病例的新闻发布会?

这就是上司负责提呈属下团队所编辑的报告,并得回答问题(问责)的典型例子。

大家在用餐时,如果对于服务员有任何不满时,恐怕更是会要召见餐厅经理投诉吧。

最后,当然,不排除一些上司,把不属于其工作职责和范围内的任务交予其下属。

其实,那些看似甩手掌柜的主管上司们,其背后却是卓越的领导能力,让其下属们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及愿意栽培一些有潜能的下属,来分担其工作职责,以作为下梯次的接班人。

所以,如果上司把不属于您工作职责和范围内的任务交予你,这何尝不是愿意栽培具有潜能的你?

就算不是,所谓多做多得,少做多失,这些磨练终就将让未来的你在职场上获益不浅。

 

 
 

 

反应

 

言论

操控数据的真相/江振鸿

贸易逆差是否操弄数据?常言道,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但事实上,数据可以被操弄,例如选择性公布,或采取某些片面的数据作为依据。

举个例子,我国某些单位时不时会发布一些危言耸听的数字,例如宣称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劳工每年从我国汇走了天文数字般的金额,但却对这些劳工为我国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只字不提。

以所谓“贸易逆差”为借口,美国几乎对全世界发动了关税战。

然而,难道有关方面真的天真地认为,一台在中国代工厂制造并出口至美国的苹果手机,其售后所得利润会完全归于中国代工厂?

身为美国品牌、且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苹果公司,就没有从中赚取一分钱?

这就如同,一辆在我国组装的本田轿车,其售后所得利润是否全归我国?身为投资方的日本本田公司,难道就没有从中受惠?

全球供应链纵横交错

即使是由中国制造的中国本土品牌产品,例如华为,也不能说其出口利润就完全归于中国。

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供应链早已纵横交错。中国纵使被誉为“世界工厂”,也不可能制造完一件产品所需的所有零件。

美国当局声称其长期贸易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因此经济利益受损。但几十年来,美国却一直稳坐世界经济龙头地位,美元优势也无人能撼动。

所以,有关方面是否也在选择性公布或引用某些片面数据,作为发动关税战的理由?

当然,据了解,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迫使企业回流美国本土设厂,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一般出口,除了成品消费品,也包括半制成品和原材料。而半制成品和原材料,对美国本土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美国的工业模式一直是我国所极力追求的方向。

迁走低端 保留高端

许多美国公司把低价值、低技术的所谓“低端”制造业生产线迁移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低成本国家,而将高端生产线保留在美国本土。

即使有些美国公司在美国本土没有生产线,也设有设计、研发或市场开发中心。

我曾在不少美资厂商工作过,这些厂商常在我国生产低价值、低技术的半制成品,再出口回美国本土的工厂进行最后的组装与测试。

虽然这些低端半制成品往往占据整个产品80%的工序,但其价值却仅占整件产品区区20%。

正是这些在他国制造并输入美国的低端产品,成就了美国本土的高端工业,使得美国员工得以享受高薪,也使得产品能够保持价格竞争力。

因此,若一刀切强行将所有工业迁回美国,无异于不切实际。毕竟,美国的生产成本加上美元汇率,根本无法与现有生产基地相提并论。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