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夜之间变种族极端分子/叶行

青年及体育部长赛沙迪在一项与学生对话会上,指责私人企业界征聘员工注明须谙华语,后来作了澄清;而后,马来人经济行动理事会(MTEM)也跳出来说,市场调研显示,国内有7成私人企业,故意以需要懂得华语的员工,故意刁难他族求职者,于是,首相署部长华达慕迪也表示,国民团结与融合局将考虑推行一项立法,消除私人企业聘请员工的种族歧视行为。

换句话说,政府意图可能插手私人企业界的征聘员工活动,这项声明,变相的坐实了,国内所有涉及嫌疑的大大小小华人商家,歧视种族的罪名,一夜间,莫名奇妙都成了种族极端分子,让国内外投资者震惊,感叹在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家里,恐怕将来连请个工人也不自由了!



撇开政府意图插手,把私人界聘请员工的活动政治化做法,到底妥当不妥当,然而,这种不管不顾企业成长,完全无视企业需求的作风,不单会吓走外资,更会拖垮发展中的企业,过去许多官联企业,就是因为被当时政府塞进太多无谓人员,结果都成了国家负资产,甚至连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也忍不住开口,对国内日益庞大的公务员数量,发出了削减的建议!

此外,经济部长阿兹敏也高调宣布,政府将制定新的土著经济政策,取代旧有的土著经济政策,虽然强调新经济政策也会公平对待各族,但是,普遍上没有人会认真看待,毕竟这年头,官爷的话听在耳里就行,千万别放在心里,天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转弯?

有政治敏感的人就怀疑,前期连串的炒作,会不会就是为后面酝酿的新土著经济政策造势?

毕竟这手段,在前朝时已屡见不鲜,问题在于,人民几时对政府扶助国内最大种族的举动,发出过质疑,官爷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但也有人戏谑,希盟是被巫伊联盟吓破了胆,所以才急着草拟新土著经济政策,只是顾此失彼,忘了5·09能够成功改朝换代,就是人民对种族主义的抛弃,也忽略掉希盟宣言对民间的影响,辜负了华、印选民及开明马来选民当初的支持,因此,有人斩钉截铁地预言,希盟倘若走回国阵旧路,最终将会弄得两头不到岸。



BOSSKU潮热反映对希盟失望

无可否认,这段日子,希盟的确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金马仑与士毛月补选失利,同时,国内经济越来越低迷,而种族主义却越来越抬头等因素,都让希盟乱了方寸,尤其是BOSSKU潮热的出现,坦白说,BOSSKU形象可以打动民心,完全出乎希盟意料,虽然旁观者都知道,那不过是人民把对希盟的失望,反映在对BOSSKU的支持上。

于是,有支持者就挺身为希盟辩护,认为在我国这种多元种族的国家,政府为了未来政权着想,政策上稍微倾斜向最大种族,也是无可厚非,只要没有忘记其他族群的存在,一点牺牲不算什么。

这些人这么认为,改朝换代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国阵打击贪污腐败,至于其他的枝节,其实都不是很重要,然而,坦白说,对许多平民百姓来讲,希盟也好,国阵也罢,谁当政府都不是很重要,能改善当下的生活素质,提高生活指数才是关键,至于打击贪污腐败嘛,当红衫军领袖贾马任董事的公司,也能够获得AP那刻开始,人民已经不敢再寄予什么厚望。

所以,长篇大道理说得再天花乱坠,终究填不饱现实里的肚子,理想固然重要,眼前的生活改变才更实际,希盟是当局者迷,所以才会患得患失,把政治考量视为一切,孰不知,在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眼里,三餐温饱袋有余钞,这才叫理想!

叶行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