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张照片的触动/许世平

一张阿根廷女童跪地舔积水的新闻照震撼南美,这是一张让人感伤的照片,它揭示世界存在着极度贫穷的问题。

较早前,一张在网络疯传的“叙利亚男童溺毙卧尸在土耳其海滩”的照片,也同样引起人们的感伤、悲哀和愤怒。



还有一张,在约旦难民营一个叙利亚女孩将摄影记者的相机当成武器,边哭泣边举手投降,满眼忧愁恐惧的照片,都一样让人心痛。

我们的摄影记者,原本要用镜头去捕捉孩子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状?是醒来有面包,再喝碗热汤的早餐?还是在家中庭院荡秋千,口里衔着的甜糖?

他们最后将那些让人心碎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下来,也让世界听见,看见这些苦难。然后,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战地摄影记者唐麦卡林(Don McCullin)拍摄的照片,就是人类黑暗面毫无遮掩的展现,而每幅影像都是他用生命换来的。

对那些无助的人、对那些在贫穷饥饿及在战火边缘等死的人,他按下快门拍下照片,然后背起行囊,带着拍好的底片离去。他深感良心谴责。



他没法承受这种罪恶感。最后,他改拍风景,回到自己的家园,换上乡村风景。

我们都渴望和平,渴望宁静,都希望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净土。

不过,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这个时代的人类,如何自我作孽,自我毁灭。我们能否置身事外,假装那个世界离我们很遥远,我们能做到吗?

 

 
 

 

反应

 

言论

万斯“乡巴佬”的无礼/许世平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质问说“全球化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更批评说,“就是向中国的乡巴佬(peasant)借钱,来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一个国家领导以带有贬义和歧视的“乡巴佬”用词。批评别的国家,毫无外交礼仪及专业素养,不仅无知,更暴露他的傲慢与骄横。

作为特朗普总统的搭档,万斯一直都表现对中国的“厌恶”,他狠评“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还说“理应专注对付中国”,“要广泛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更轻蔑地说:“中国赢过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更好,而是他们用奴隶来生产”。

他主张重新对全球化进行思考,因为全球化未使到中国实现自由化,“假如中国不按美国的规矩行事,就必须遏制”。

来自贫困破碎家庭

其实,万斯就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乡巴佬,他来自贫困破碎的家庭,母亲吸毒成瘾,年幼时就遭离家出走的父亲遗弃。

他靠个人努力和运气,幸运毕业于美国的藤校耶鲁大学法学院,让他成功实现了从底层到社会精英的阶层飞跃。

在他的《乡下人的悲歌》半自传体回忆录里,讲述了美国底层白人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揭示底层白人对成功的认知、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对改变的信念。

早期美国的白人移民,做奴工、佃农、挖矿采煤,后期担任厂工,然而全球化带来加工制造业的外迁,昔日辉煌的工业城市急剧衰败,沦为“铁锈带“,返贫的白人底层群体依然摆脱不掉“乡下人”(hillbilly)、“红脖子”(redneck),甚至“白色垃圾”(white trash)的身分标签。

万斯是幸运儿,他摆脱阶层固化,考入名校,挤入上流,还有人脉资源,有突围之路,有获取成功的机遇,铸造了坚信“美国是神”的信仰。

2016年,当时的万斯形容特朗普为“骗子“、“道德灾难”以及“美国的希特勒”,过后他却发生“顿悟”,改称特朗普是他一生遇到过的“最伟大的总统”。

他生于贫穷,对穷人的焦灼与悲苦的心灵状态应该会有深刻的体察,可是当他逃出原生家庭的魔咒,走出个人悲痛的桎梏,成为强权体制的享有者时,却变得像乌克兰议员形容的那样“狡猾、冷血”,就算用“乡巴佬”嘲讽和轻蔑别人,粗暴无礼,又怎能奈他何。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