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万勿迷信抗疫“唐僧肉”/锺乙康医生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故事中妖魔们听说了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前仆后继的撞上孙行者的定海神针。

可它们又是听谁说的呢?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是真的吗?为了一个未证实的消息值得这么拼吗?

故事外的我们确实不需要担心这类问题,可是我们生活中也有着许多披着“唐僧肉”,打着“科学验证,祖传古方,本人亲身经历,我亲戚真的就是这样”的名头来博取我们的信任,撩得我们心痒痒,不假思索便照单全收。这些现象像不像现代版的唐僧肉呢?

举个例子,在疫苗尚未开打之前,便已有疯传的语音信息警告民众们,他的某某亲戚打了疫苗结果暴毙,奉劝民众们千万别打疫苗,会有猝死和诸多后遗症的风险,岂料这个未经证实,明显漏洞百出,甚至有些可笑的语音被疯传,不知有多少民众就这样错失了打疫苗的机会。

道听途说无异妖魔

如果只是道听途说不加验证,我们和《西游记》的冲动妖魔们无异。许多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资讯往往没有具体源头,许多都是未经验证的假消息。如果看了错误的食谱,那么会把菜烧坏,如果看了错误的医疗资讯,坏的是宝贵的健康。

那么,什么样的资讯可以相信呢?

那就是有具体机构或国家部门挂保证的资讯来源,或是行业内专家的公开声明。这类资讯来源必须有可被验证的证据作为依据,而且负责人也具有一定的专业学识,可从各方面验证其声明。

退一步来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如果资讯错误,我们还可以追究,取得一定的赔偿。如果资讯来自于乐于分享的非专业人士,只好自吞苦果。

公众人物不能全信

俗语说“隔行如隔山”,在专业性的话题前,即使是公众人物也不完全可信,对于他们的言论我们还是需要再考证,是否有利益相关的背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也误信错误资讯时,所带来的伤害是无可计量的。 

再举个例子,目前市场上火热的“连花清瘟”,被非医疗专业人士大力鼓吹为抗疫良方。实际上从医疗角度来说,这类中药方剂需要由专业医疗人士开具处方才可使用,而非盲目在家自行服用。 

根据国际期刊发布的论文来看,目前并没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显示,“连花清瘟”是有效治疗冠病的药物。即使有一定的成效,也不一定适合用在马来西亚的临床治疗,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才可纳入医疗方案。民众们切忌操之过急,自行购买服用。 

总而言之,我们倾向于相信符合我们期待的消息,而不是听起来逆耳的忠言,最终导致我们错过了治病的苦口良药。

希望大众能慎选资讯来源,辨别真假资讯,不分享未证实的资讯。

反应

 

国际

中国抗疫专家被AI换脸直播带货 张文宏:多次投诉屡禁不绝

(北京14日讯)中国抗疫专家张文宏控诉自己被AI换脸用于直播带货贩卖蛋白棒,他称曾多次投诉,却屡禁不绝。

综合苏州新闻和《北京日报》星期四(12月12日)报道,中国有商家近期通过AI换脸、合成人声等手段,将张文宏的面容与声音移花接木用于直播带货,让不少消费者被误导。

名为“般画234”的账号上传的视频中,“张文宏”正襟危坐,反复介绍一种名为蛋白棒的产品。不少老年人信以为真,下单购买了产品。

《中国青年报》星期四报道称,相关视频在账号内已不可见,但商品橱窗内还保留着蛋白棒售卖的页面,并显示已售出1266件,跟买有315人。

对此,张文宏受访时说,事情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别是有些对AI不是很熟悉的、年纪比较大的市民,他们就会很容易相信。

张文宏说,这样的账号不只一个,且一直在变,他多次向平台投诉却屡禁不绝。他表示曾考虑过求助警方,但对方看不见、摸不着,经常更换账号,很难找到准确的报警对象。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这种做法非常恶劣,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其予以严厉处罚。

“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评论文章说,这种假托名人形象带货的做法,之所以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造假获取的收益,大于受到惩处的风险与成本。

文章说,像这次一样,用AI工具伪托名人出来带货的亦有之。事实上,张文宏早已不是这种套路的第一个伪造对象,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