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入梦谁梦谁/陈春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的讲话,近日成为两岸和网民的热谈。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两岸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两岸的事是家事,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习近平的讲话,显然是重申中国对台湾问题立场的坚持与态度的不妥协,但是处理的手法却是可以灵活运用。
在台湾,蔡英文放话了,她说台湾的2300万人希望维持自治,并且拒绝以“一国两制”为谈判基础。
两岸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纠结的问题,1949年蒋介石政权退守台湾,遗留下这个纠缠了70年挥之不去的痛苦与无奈;这种痛苦与无奈,是政治造成的枷锁,绝不是老百姓心中的诉求。
政治无情,人心有情,两岸的分裂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痛,由人民选出来的政治人物,坐在议事厅内的政客们为了一己的利益或所谓的政治信仰,不顾老百姓妻离子散或生灵涂炭的悲痛,这绝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原则与精神。
70年代的台湾,老兵喊出回家看爹娘的心声,是撕心裂肺的场面,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苏武牧羊的歌词成了他们心中最悲痛的呐喊。人心不是铁,偏偏政治人物铁了心,压制了老百姓的盼望,扼杀了老百姓的希望。
已故诗人余光中淡淡的几行字,写出令人内心淌血的家国情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今天,中国在和平中急速发展,经济实力强大,科技成就迅猛,中华民族正朝向复兴的道路快步前进。英国人殖民了百年的香港回归了,澳门也告别葡萄牙人,投向祖国的怀抱,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华民族一致的企望。
找出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人类发展的脚步一直向前,政治上虽然没有永久的朋友,但政治上更肯定没有永久的敌人。几十年来,大陆在两岸的问题上一直采取包容的政策,希望两岸的中华民族能够回归。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的接触消解了两岸对立数十年的僵局,此后,两岸的接触逐步开放与畅通,唯剩政治的阻隔了。
政治斗争的后果是战争,战争的后果是分裂,这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恶果。中国的南邻越南民族战后天下归一统;大韩民族朝鲜韩国也相互释放善意,愿意走向和平共处;在欧洲,东德和西德是不同政体,但是德意志人民可以放下歧见,可以拆下柏林围墙,可以回归一个德国,这是德意志民族精神最可贵之处。
不平凡的人在非常时期应做不平凡的事,蒋经国取消戒严令打开一小通,老兵回家哭成海峡的泪是感人的场景;马英九走了8年畅开的通道,可惜跨不出另一个划时代的大步。
今天,蔡英文领导的台湾难道就不可能和大陆同胞坐下来谈,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何以执意要违背海内外中华民族的意愿,撕裂中华民族的统一而可能招致最坏的恶果?
三更同入梦,两地绝不要梦见哭号声震天的场景!
特朗普:习近平已打电话给我

特朗普之前在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上与习近平握手。
(华盛顿25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对华关税问题表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向他致电。
特朗普在《时代》周刊星期五(4月25日)发表的专访报道中谈及关税问题时说,习近平已向他致电,但他并未透露两人通话的日期和内容。
《时代》周刊高级政治记者科特利萨(Eric Cortellessa)和总编辑雅各布斯(Sam Jacobs)在专访中问特朗普:“如果习近平不打电话给你,你会打给他吗?”
特朗普说:“不会。”
记者又问:“他打电话给你了吗?”
特朗普答:“打了。”
不过,在被问及具体通话日期时,特朗普并未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说:“他打了电话给我。我不认为这代表他在示弱。”
他也表明,如果他向习近平致电,他也不认为这是自己在示弱。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