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如我们从小学谈起?/郑喜文

首相日前在其个人部落格里指出,国民普遍识字,可是教育程度不高,导致收入偏低,从而面临百物上涨的压力;为此,政府提供奖学金,承担学子90%以上的学费云云。

看不懂?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你觉得通货膨胀什么的,主要是因为你读的书太少,学历太低。”

事情真的是这样子吗?

我国每年有约25万名大学生及再培训员工出来觅职,然而根据统计,其毕业后的就业率低于40%,其中特别以来自乡下地区,无法掌握英语的马来社群的失业率为之最高。 

换言之,即使你头顶上戴着硕士甚至是博士四方帽的光环,然而如果你只是读很多书,却没有读对书的话,那你很可能连工都找不到,别说什么高收入了。

筹备时间不足



君不见,国内的大专毕业生跟拥有拿督头衔的一样,已经到了“随便丢一个石头都会砸到一两个”的地步了,然而待遇又怎样呢?

在谈待遇之前,不如我们先探讨国内大学的品质如何?其纲目及文凭的含金量到底是有多少?

以此类推,国中和国小又办得怎样?政策从我母亲那一代改到我女儿这一代,是与时并进还是眼高手低?从探讨、宣布到落实“废除考试”才有那一丁点的时间筹备,第一批的学子是受惠者还是受难者?

答案呼之欲出。

在谈教育之前,我们谈人文、道德;在谈教育之时,我们谈资金、规划;在谈教育之后,我们谈执行、自省——我们的政府,具备了哪一项?

如果华小拨款可以在毫无交待之下“被消失兼消音”了整整一年然后再在2周的2周之后“即将颁发给各华小”,那是提早庆祝愚人节吗?

所以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吗?为何那么迟,不需追究;今年会怎样,不需过问;下次再发生的话如何处置,也没有关系吗?

所以那是年终花红吗?老板开心的时候就年终颁发,周转不来的时候就尽量在新春前后颁发?那公司亏本的话不用给咯?

当政府连最基本的拨款也没有做到位的时候,国民还可以指望什么?谈硬体设施的话,我们缺钱;谈软着陆的话,我们缺脑;靠政党去谈的话,我们大概只会剩下一口痰。

执政者漠视自己的无能,搞不好经济,治不了百货膨胀,就赖人民没教育——拜托你,什么高收入群、高收入国、高等教育,放一边吧,我们实际点,从小学开始谈起好吗?

反应

 

言论

谈非华裔生的教育公平/梁庆业

近40年,越来越多非华裔学生选择就读华文小学。1985年,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不到8000人,可在8年后增加接近三倍,达到2万1508人。

之后,非华裔华小生人数持续增长,1995年约为3万5000人,2006年达到6万零96人。截至2021年,非华裔学生占华文小学学生总数的19.75%,约有10万人。

针对此现象,笔者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欢迎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认为是友族同胞认可了华文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华小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非华裔学生的增多可能会影响华小的教育质量,逐渐使其“变质”。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成长,因此在探讨这一议题时,应关注学生本身,并以教育研究为依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华小非华裔学生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具体差异,更是鲜有探讨。

3维度有显著差异

大众普遍认为华裔与非华裔在学习表现上存在差异,但具体差异的细节却少有详述。笔者在硕士论文中对华小里不同群体的学生差异展开研究(389个样本数,研究地点:雪州八打灵)。(在论文中,笔者不以种族区分学生,而是依据其母语,因为从学术角度看,这种划分更能反映教学现状。因为有些华裔学生主要使用的语言并非华文。)

结果证明,华文母语学生与非华文母语学生在投入程度中的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行为、校内人际关系和学校参与?

这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非华文母语学生难以适应华小的教学环境。

只需克服语言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者在上述3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热忱、认知和对学校认同维度上,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意味着,非华文母语学生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他们也可以融入以华文为教学媒体的环境中。

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政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应更多地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例如,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以确保华小具备足够且有能力的师资?课程发展司在制定课程时是否展开多方面研究?课本或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是否有考虑后进生(或非华文母语)学生需要的学习鹰架?这些问题都亟待更多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思考。

林连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40年,但其追求教育平等、文化传承和母语教育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约占总人口的两成,我们为保障母语教育的权利一直在不懈努力。

然而,如今在华小中同样占比近两成的非华裔学生,是否也有相应的资源与支持来满足其教育需求?

(作者为教育心理学硕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