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要笑别人沒文化/周若鹏

我们哪有资格取笑陆客没文化?

数年前偶然在大陆的剧院看演出,让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震撼我的不是精彩表演,不是一流的硬体设备,而是那里的观众。在马来西亚,莫说剧院,就算在电影院看戏,有人说话、看手机,对我来说已是罪大恶极,可杀之而后快了。而在那家大陆剧院,台上演出音乐剧,仿佛和台下观众没有关系,他们是刚好路过进去坐坐,走来走去,当然也要聊聊天、吃吃花生,花生壳只好丢在地上。



用手机是必然的,不只拍摄表演,还在打机,而且不静音。这是个“专业”的剧场,当然要阻止这样的观众,专业的做法并不是派人去劝阻,因为工作人员走动也会干扰观众,而是用镭射笔从高处射向手机。一般上来说,这么做会叫全场都注意到那些违规的观众,他们就会不好意思的把手机收起来。然而手机客太多,而且完全无视镭射光,那些从天而降的镭射光从一道变多道,忙着到处点人,剧场变成Disco,又有点像Star Wars战场。

如果我在走道上放一张桌子,摆一副麻将,我很肯定就会有人开始打起麻将来了。在这恶劣透顶的环境,表演者还是很专业的完成演出——也许当作彩排吧!他们也知道没人在关注。散场时听到这样的对话:“演了啥呀?”“不知道哪!”这个国家真强,人多到会不小心走进剧场,也就撑得起艺术表演行业了。

只知道拍IG炫耀

硬体设备好,但人民对于艺术、表演的认知浅薄,既不认识,如何欣赏?如何尊重?在马来西亚也一样,没资格取笑别人。在国家美术馆的展览中,参展的艺术品遭IG客破坏。这些人只知道拍IG炫耀,假装自己很懂艺术,随便碰触装置艺术作品,终于不小心破坏了。

我的朋友是装置艺术家,为了创作,她一个女生要学烧焊、切割玻璃,受伤不知几次,要说那些是血汗之作毫不为过。可是,绝大多数的马来西亚人并不知道,那些本来要炫耀的IG客,反变成了人肉搜寻的对象,尽显自己的无知,贻笑大方。



这事件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政府、学校、美术馆不管花多少时间教育民众,总比不上一则viral的八卦新闻,这起破坏事件就是。大概此后普罗大众就更知道应该怎么对待艺术作品了。

 

 
 

 

反应

 

东海岸

书法是智慧结晶 华社应守护文化根脉

(文德甲24日讯)马来西亚书艺总会总秘书王维宗及华联中学董事长拿督王亚礼皆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华裔社会坚持保留华文字的书写传统,是确保文化得以永续传承与发扬的关键。

他们是在出席由马来西亚书艺总会主催,文德甲书艺协会、华联中学、淡属及百乐县教师公会联合主办的“硬笔书法讲座会”上致词时,异口同声这么说。

他们指出,书法不仅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更是珍贵的艺术瑰宝,但随着电脑与手机的普及,手写文字逐渐式微,书法的传承也受到冲击。因此,社会大众应将写字、练书法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也特别表扬文德甲书艺协会,虽成立时间不久,在会长黄桥昌及理事们的积极推动下,加上当地热爱书法民众的热烈响应,成功让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文德甲,

逐步转变为"文化绿洲",这一成果值得肯定与支持。

他们也高度赞扬中国青年兰亭奖得主王立春博士,远道而来文德甲,将现代硬笔书法的技艺与精神传授给东海岸的书法爱好者,体现其对文化传承的热忱。

文德甲书艺协会会长黄桥昌致欢迎词时指出,文德甲长期以来被称为“文化沙漠”,但近年来随着书法活动的兴起与书艺协会的成立,逐步改变这一印象。此次讲座吸引逾200人出席,正说明文德甲迈向“文化绿洲”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他指出,本区书法风气的兴起,离不开各华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董事长拿督王亚礼推动下,华联中学展现出蓬勃文化朝气,例如即将在校内举办的“华联杯第5届书法比赛”,再次为文德甲书法热潮掀起高潮。

“本会目前开办的课程包括楷、行、草、隶及篆等五种书体,同时也举办书法讲座与教学班。明晚8时,本会还将举办由梁福强导师主讲的‘诗词分享会’,欢迎公众踊跃参与,入场免费。”

讲座会在华联中学讲堂举行,出席者包括华联中学副董事长叶贻章、校长萧国明、文德甲中华一二校副董事长陈丽梅、淡属及百乐县教师公会主席陈丽云、彭亨州教育局华文科助理局长陈慧琦、华社领袖拿督曾宪盛、该会副主席徐俊河,以及本区多位书法家如林书碧等人。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