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在华小教《弟子规》/黄子伦
继续批评《弟子规》。很多人看不明白,或者假装看不懂我的立场,不断和我辩论说《弟》如何如何地好。但这并不是有效的反驳,因为我反对的,是“在华小教授并推广《弟》”,这个立场。不管这些人把《弟》说得天花乱坠,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神作,都不足以论证《弟》应该在华小教授并推广。就像是你能够证明药物可以医病,但不代表一个健康的人就应该吃药一样。
我进一步阐述我的立场,开宗明义,这个立场当中有四个关键字眼需要说清楚,分别是“华小”,“教授”、“推广”以及《弟》。
先说第一样事情,华小。华小和其他校园一样,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教育小孩的场所,因此我们在筛选什么事物可以进入华小时,除了需要考虑这个事物到底能不能够有益于小孩和教育目的,也需要考量到这个事物会不会危害小孩和教育目的。例如,在华小,或者其他小学是不应该出现,香烟、零食、色情杂志等,这些有害小孩身心健康的物品。
不能对小孩洗脑
而一个读本可以进入华小与否,除了应该由一个专业的学术团体进行严格审核之外,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能对小孩造成洗脑式的影响,因为这个会局限他们日后的思考能力的升级。而《弟》到底有没有经过这样的正规管道进入华小,抑或是走后门?
第二样事情,教授。大家心里清楚,华社普遍的市侩和功利文化,以及华小老师的薪资与工作量极度不对等的情况,华小的师资只会日益匮乏,而不是逐渐充裕。因此,在老师们忙着批改一堆他们改不完而学生也做不完的作业时,我们还要他们耗尽那已经所剩无几的心思,用现代的眼光发掘《弟》的精华,并去芜存菁,在课堂里妙语如珠地教授《弟》。如果我是老师的话,不知要翻多少次白眼,然后全身抽蓄吐泡晕过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校直接每天上课前叫小孩拿《弟》集体朗诵个十来分钟就算了,不求解释,大家就像是背九九乘法表和作文范文一样,使劲儿地背。
第三样事情,推广。这个是我认为较为严重的事情,因为一旦“推广《弟》”成了每间华小的主要政策时,父母的血汗钱就会成了商家眼中的肥猪肉。商家们就会给校长出主意,推出一大堆许多透着浓烈的敛财色彩,又没什么实际用处的衍生产品。
怕没有教材?我们把《弟》编曲,再配上动画,卖给家长如何?担心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给你办个三天两夜的《弟》学习营,天天教小孩又唱又跳,三跪九叩,怎么样?什么,家长竟然没有以身作则?那么我们就办个《弟》感恩晚会吧,晚会那天所有家长给自己的父母下跪洗脚敬茶,言教身教,一箭双雕。
至于第四样,《弟》,我已三番四次批评其糟粕,就不再赘述。总结一句,基于《弟》不是通过正经管道进入校园,且教育功能存疑、华小老师无力拨出时间给《弟》去芜存菁、推广《弟》容易被商业操控,加上《弟》内容的种种糟粕,我们都不应该让其进入校园。
弟子规中心导师 莅叁娘善心老人院演讲

叁娘善心老人院“中华礼仪”演讲圆满举行,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直凉2日讯)弟子规中心导师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在岁末时刻到叁娘善心老人院举办“中华礼仪”演讲,以亲子团康活动来为2024年画上句号,再以《使命》、《五音療癒》来开启新的一年。
陈志伟与杜可盈经常到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讲解中华文化,免费教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效仿古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共有60名学生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陈志伟受访时说,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而办的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作揖礼仪简说,礼的意义,在家礼仪是和谐之本。
他说,讲座也有谈到音乐养生之道,五音疗愈,多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参观万姓祖先堂寻根,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孝道的传承和意义。
最后,活动也给参与者父母孩子一同制作香囊,把好运带回家。
叁娘老人院院长拿督叶玉梅感谢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一路来的付出,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和谐,把正能量带给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为志工老师开放,他们善用这里的资源,把中华文化贯彻予新生代,让社会更美好。”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