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东盟与中国应“兼爱非攻”/南洋社论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提出最著名的两个主张是“兼爱”、“非攻”。“兼爱”是要求所有人互利互爱,共存共荣;“非攻”就是“兼爱”的延伸,如果世界各国互利互惠,就不会发生战争,更不会侵犯其它国家。

如果世界上或社会上每个人实践“兼爱”的原则,国与国之间行仁义之事,则自然就会“非攻”,不侵略其它的国家。墨子认为互相攻伐对战争双方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通过视讯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时,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强调“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他说,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他也引用古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强调“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习近平也重申,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愿同周边邻国长期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绝不寻求霸权,更不会以大欺小。

我国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出席视频对话峰会时期望,东盟与中国通过共享技术和知识产权,加强公共卫生和制药能力领域方面的合作,协助加强东盟的公共卫生系统,确保有效应对未来的健康紧急状况。

他也赞扬及感激中国捐助给东盟的2800万剂疫苗,大马也获捐助150万剂疫苗。

首相提及南海课题时指出,大马作为声索国之一,坚定认为必须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平与建设性的解决与南海有关的问题。

由此可见,依斯迈沙比里及习近平,都主张“兼爱”、“非攻”,在东盟国家区域和平稳定与经济贸易方面,都希望互利共荣,互利互惠。

尤其是在冠病疫情期间,中国体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慷慨捐献疫苗,并提供必要的医药协助,协助包括我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对抗疫情。

习近平主张的“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可谓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与周边国家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求同存异,但不强求统一,并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矛盾争端。

其实,东盟国家与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如果没有一直企图“同而不和”的第三国搅局,不论是南海课题还是东海课题,基本上不会出现争端,也不会对区域和平造成威胁!

墨家的“兼爱非攻”与儒家的“和而不同”正是提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佳指导理念!

反应

 

言论

中国冲击的机遇/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11月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高端访谈》专访时,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个“珍视友情,内心充满热忱的国家领导”,还说他“对像马亚西亚的小国给予充分尊重”。

安华强调将继续致力与中国经贸投资的合作,将合作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等高科技产业。

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之际,安华倚重的却是与中国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因为马中建交50年,双边贸易额不断创新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及达成签署协议后,将加强市场对接,扩大合作和增速发展。

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还是那个移山倒海,疲于奔命的中国;2024年结束前,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全长22.13公里,贯通新疆天山南北的天山胜利隧道,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建成;时速400公里的高铁成功亮相后,还在加紧研发时速达1000公里的新一代“超级高铁”。

当美国散播“二次冲击”的中国威胁论,挑拨其他国家“去风险化”及“去中国化”时,与中国邻近的东盟各国,奉行等距外交政策的马来西亚,要与不断变动中的中国好好相处,更要抓紧此战略机遇,推进变革与转型。

中国的第一次冲击,是中国制造的低端消费品像海啸般席卷世界;中国的二次冲击, 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及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制造再席卷而来;然而借助中国的绿色能源部署,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绿色转型。

符合国家利益战略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产业优势的互补合作,还能促进马中双边产业互联体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更能帮助我们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升级。

与中国友好是正确及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要同步推进体制改革,就必须遏制投机政客恣意制造争议和问题纷扰,趁机喧闹任意操弄“中国恐惧症”,破坏团结与社会和谐。

日本人在《激流中国》让人看到“翻涌着潜流”的中国;韩国人在《超级中国》让人看到惊叹的中国, 还有外国摄影家在《镜观中国》那让人惊讶的视觉中国;我们还得从中国的冲击,抓紧机遇,阔步前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