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严防华小再有缺口/墨雪

我国自有国民型华小以来,即面对许许多多的挑战。有的来自外部包括政策的压制;有的是内部自然产生的,如近几年出现华裔生减少,非华裔生增加的现象。

华裔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1. 华裔家庭生育率低,受教育的子女减少; 2. 家长选择将子女送入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非华裔生增多的原因有:1. 华小校风好,教学素质佳,注重品德教育;2. 华语文经济效益日增,家长为子女的出路和前途着想,送子女入读;3. 多学一种语文增强日后的竞争力。



教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华小从2008年63万0572人,降至2018年51万8543人,减少了11万2029人(17.7% );华裔生人数从2010年53万9621人,降至2014年48万3852人,减少5万5769人(10.32%)。

另一方面,非华裔生从2010年7万2443人,增至2014年8万7463人,占2014年华小生总数15.47%;其中,东马和北马的非华裔生比率更高。截至2018年全国华小非华裔生人数的比率已达18%。

非华裔生占多

2018年全国华小1298所,学生人数150人以下的所谓微型华小有600所(46.2%),其中97所不超过30人,10所少于10人;非华裔生人数比率高大都发生在微型华小。以沙巴州华小为例,据该州校长协会的统计,该州华小非华裔生人数已超越华裔生人数。2018年83所华小共有3万4668人,华裔生只有1万4946人(41.9%),而非华裔生则多达2万0722人(58.1% )。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当前华小面对华裔生减少,非华裔生持续增加的挑战。正当华社还为这些问题伤脑筋时,却传出内阁宣布爪夷文字介绍落实须国民型小学家长、家协及学生同意的新措施,这无异让华小增添多了一项新的挑战。

众所周知,微型华小学生人数不多,非华裔生占的比率高,因此,学校部分或大部分家协成员由非华裔组成并不奇怪(部分成员由政府委任);若一旦爪夷文字介绍措施须由各校学生、家长及家协同意后来落实,恐怕有些学校基于地情、校情、家协成员的组成以及非华裔生身分的因素而不得不接受现实。这样一来,爪夷文字介绍一旦在微型华小推行,那末,华裔所捍卫的华小特质即可能自然地出现缺口而难以弥补。

按照目前华小非华裔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来看,缺口可能随着时日的扩大亦未可知。到时要处理就更加棘手了!华社务必重视而多加关注才是。

反应

 

言论

优质母语教育需良师/郭史光宏

“教师是保证教育公平、教育供给和教育质量最有影响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培训、招聘、留任、地位和工作环境仍是值得优先关注的问题。此外,缺少训练有素的教师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今年9月,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推介了母公司Meta的多项重要新产品,其中一项为新款的Ray-Ban Meta眼镜。这款智能眼镜能够在用户与他人交谈时,实时翻译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帮助用户克服语言障碍。

现场演示中,扎克伯格与一位讲西班牙语的演讲者运用智能眼镜进行对话。尽管出现轻微的翻译延迟,通过科技实现跨语言同步对话的想象已然成真。

改变语言学习定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语言学习的定位也在发生改变。诚如台湾数位达人侯智薰所言:“未来我们学习语言,大概剩下文化价值跟情感连接。”是的,掌握多语以更好地跟世界沟通的时代就要过去。

通过智能技术,语言之间的转换几乎已然畅通无阻,学习的关键落在了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品质。这方面,母语教育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无需同时精通多种语言,但一定要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上做到炉火纯青。与第二语言的交际功能不同,我们用母语思考,在母语中感知生活,通过母语建构心智世界。

母语的程度,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品质,决定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语言是民族的灵魂”(Bahasa Jiwa Bangsa),应当放到这样的脉络中理解。

 要想实现优质的母语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基础教育必然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专业的师资,将优秀的资源带进教室,用先进的方法展开教学,为孩子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孩子领略非凡的母语魅力。

就像中国朱自强教授所说:“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具有创造灵性的语言的学习,发展学生心智的一种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造灵性的人。”

于是,师范教育将扎实的文学内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教学创新编入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文化素养与开阔教育视野的母语教师。

师范华文班招生额低

然而,碍于各种偏差,教育部已连续几年按最低名额招收主修华文的师范生。按目前数据估算,2028至2030年,3年之内,本科毕业并投入华小的华文师资不会超过100人。

全马1300多所华小,3年之内会有多少华文教师退休离职?当空缺无法填补,可想而知,那就只能让非主修的师资顶着上了。

“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曾说:“教育体系的质量永远无法超越教师的质量。”优质的母语教育,在师资专业不匹配的情况下无异于天方夜谭。

 科技新时代,母语教育越发关键,放诸四海皆然。吊诡的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录取制度却在此时选择与世界趋势背道而驰,日后恐将自食其果。

(作者为怡保师范学院华文组讲师)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