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美争夺焦点之一:东南亚/谢诗坚博士

中国和美国对东盟的重视,可以从这两个大国的高级部长的访问中看出来。

先是我国前外长希山慕丁与王毅会晤时一声“大哥”引发外交争议。马来西亚的反对党认为这不符合外交礼节。言下之意是“超越”应有的表达。政府的回应是:这是出于礼貌,没有自我贬低身分。

另一方面是美国的举动,先是副总统贺锦丽于今年8月的东南亚之行;后是国务卿布林肯于12月的东南亚之行。焦点似乎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印尼。

针对中美的一来一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显得无奈和压力,他希望中美两国不要“逼使”东南亚国家表态,而让这些小国有“自由”呼吸的空间,至少能保持中立。

当马来西亚也被问及如何选边站时,同样沉默以对。

就拜登来说,他与特朗普主政时的政策有些不同。特朗普以“反华反共”为其旗号,并号召“亲西方”国家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共戴天。

中国胸口被压巨石

而拜登是以团结盟友为主要外交方针,先后出现了“四眼联盟”(或五眼联盟)(主要因纽西兰不想过于直接介入,也就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洲的结盟)。但印度、日本、澳洲与美国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也成为中国胸中的一块巨石。

美国还“承应”为澳洲提供核潜艇,一时引起欧盟国家哗然。

除此之外,美国也阻止欧盟与中国签署中欧班列的贸易协定,不让中国通过第三条通道(即指陆地建立的大陆桥以列车为主,已成为空运及海运外的另一个交通要道)。

二战后东南亚二分

纵观美国的新战略是处处与中国为敌,并视东南亚国家是美国在东南亚的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容中国染指。

其实在战后(1945年),东南亚已被划分成两个部分,北越一边是归苏联;南越一边是归法国/美国。从泰国以下的国家就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印尼等。

意想不到的是,在50年代(1954年)法国军力在奠边府被北越击溃后,真正形成南北越的分界线。而法国在南越的军事地位就被美国所取代了。为防止共产势力的坐大,在1961年成立以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为成员国的“东南亚联盟”(ASA)(一个反共的组织)。

但在60年代初,印尼的苏卡诺总统突然全面倒向苏联和中国,反对英国在马来亚建立马来西亚联邦,结果出现1963年的马印对抗,整个东南亚陷入动荡不安状态,甚至连亲美的菲律宾也加入反马来西亚阵营,使到美国处于尴尬地位,也导致ASA陷入瘫痪。

当1965-1966年印尼政变和反政变事件后,政局又有了巨变。苏卡诺总统大权旁落,换上右翼军人苏哈多上台。从此印尼成了右翼势力的大本营。

经洗牌后,马印对抗结束。在1967年,立场反共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及印尼五国在曼谷成立“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简称东协。后来中国将“东协”也称为“东盟”。

逐渐摆脱反共形象

在1976年,五个成员国在峇厘岛签署“东南亚合作友好条约”,逐渐摆脱反共的形象。

1984年至1999年,又有汶莱、越南、寮国、缅甸及柬埔寨的加入,合成10个成员国。

1996年,中国成为与东盟全面合作的伙伴,与日本、韩国成为“东盟十加三”的合作体。2015年,东盟10国共同成立“东南亚经济共同体”,向“欧盟”看齐。

千禧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效,进口石油日益增加,因而一度要求将外国的军事力量排在马六甲海峡之外,但它也只能得到马新印三国的配合,不能如愿以偿地将美国军力排除。

中国之所以对马六甲海峡的重视是因为每年有10万艘油轮途径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其中有80%是中国的油汽轮。因此马六甲海峡已是中国的生命线之一,容不得有任何的闪失。

此外,中国在千禧年后表达了它对南中国海拥有的强烈主权,也一度与邻近的国家起了争执。最明显的是越南(在南沙占有29个岛礁,并声称拥有西沙的主权)与中国的僵局。菲律宾拥有南沙9个岛礁,且黄岩岛成了必争之地(如今已被中国控制),双方还因此闹上海牙国际法庭,结果判决中国九条线主权缺法理依据,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东盟选边站仍无解

虽然在2015年及2018年,马来西亚与中国曾在马六甲海峡的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但这之后就不再有了,反而成为美马等国的军事演习。

今天的东南亚对中美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了。中国是不能允许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美国也反对中国在东南亚建立桥头堡,以寻求在南中国海、台海峡及马六甲海峡建立安全通道。

至于东盟国家要如何靠边站,那是一时找不到的答案。

反应

 

言论

马斯克是基辛格第二?/谢诗坚博士

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是奇迹,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民主党的举棋不定,而且坚持派出女性总统候选人贺锦丽作为拜登的取代者,结果一败涂地。

根据美国的选举历史,第一位回锅的总统是克利夫兰。他在1885-1889年担任民主党总统,但不幸在1890年输给共和党的候选人。不过在1893年他又卷土重来,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布莱恩。在没有连续主政下,他是第二个重回白宫的总统(1893-1897)。

正因为这次特朗普强烈地希望再入白宫,也就使尽各种办法来取得胜利。无独有偶,今年美国商界竟中途插入支持特朗普的马斯克,引起各界的广泛猜测。最主要的质问是,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基辛格?

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基辛格是在1971年受美国总统尼克逊委托密访中国,探测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在获得正面的反应后,这位当时白宫顾问就用一年时间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部署,而在1972年成行,基辛格也随行其中。这件破天荒大事不但改善了中美关系,也缓和世界局势。例如中美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进行官方的接触和贸易往来,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交,互换大使。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的带头向中国示好,许多亲西方国家也就改变政治立场,与中国打起交道,这包括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虽然基辛格于1977年从国务卿职位引退,政治影响力逐渐缩小,但他依然是中国的好朋友。直到2023年适逢百岁逝世,总算留下改天换地的历史故事。

在基辛格之后,中国一时仍找不到第二个基辛格,直到今年马斯克加入特朗普的团队。其出手之阔绰,单单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就捐助了超过1.18亿美元。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斯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但因热爱从商,也就辍学而从事高科技的生产。1995年,他与弟弟金巴尔成立了网络软件公司Zip2,后来被康柏公司收购。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负责太空运输。2004年他创办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并在2014年提出在中国上海兴建电动车生产工厂。

在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全资收购推特(Twitter),在2023年保持其首富地位,资产高达2700亿美元。

除了拥有太空设施,能将人送往太空外,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也大步迈进。根据2023年的记录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总产量的51.9%,达到91.7万辆,包括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销量在内。

有消息指出,马斯克的母亲现居住在中国。若真有其事,他是一位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企业家。

这位被视为亲华的大资本家不完全与特朗普思想一致,至少特朗普主张对中国进口货加征关税,马斯克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美国的老百姓因而增加生活的费用。

法国的《世界报》针对马斯克的立场也发表评论,指他一面提倡言论自由;另一面在中国时却将这件外衣(言论自由)收了起来。

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德布鲁门撤尔直接点名批评马斯克的言论和行动,认为他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所谓政商不两立)。

但是特朗普对马斯克的表现则大为赞赏。他形容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也当众点名马斯克是其政府内阁中的部长,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审视并精简联邦政府的预算与运营。

马斯克能成陶朱公?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寄望马斯克在高科技或航太领域中超越中国。但马斯克正在审视特朗普内阁中的鹰派所起的阻力。目前特朗普除了左右逢源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平衡两种不同思潮的冲突。

路透社在一篇新闻评论中也指出,除了马斯克外,其他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也拜访了习近平主席,苹果总执行长蒂姆库克也与李强总理碰面。

以此综合美国对华政策虽不会放宽,但也不符合大企业家的商业利益。

如果说基辛格是解决战争的高手,在1974年促成日内瓦会谈,结束越南战争;而马斯克则是当代中国的陶朱公(公元前336-448年)(又名范蠡,是商界偶像,助越王勾践复国,消灭吴国)。因为他看到未来的中美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将连在一起牵动世界的走向。

马斯克正走着陶朱公的道路,他能否与特朗普长期合作?尚未得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