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美的潜在电能问题/潘政麟

近期,ChatGPT的广泛应用展示了人工智能(AI)的强大能力,加深了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想象。

这也引发了各国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和政策,力图提升本国的人工智能产业。

发展AI离不开电供

特别是在ChatGPT大热之后,美国甚至对中国限制高端芯片的出口,升级了芯片产业竞争。

实际上,除了芯片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面临一个鲜少被关注的挑战,即电能供给。

人工智能的训练和运行需要大量强大的芯片和算力支持,而算力本质上是电力的消耗。芯片制造后可以长时间使用,而电力则需要持续供应。

中国2022年就爆发过缺电的问题。当时正值夏天,而空调是最耗电的电器之一。空调大量运作,加上当时受疫情影响,各地区之间许多资源无法及时调动,促使中国的电力紧张,许多地区纷纷限电。工厂甚至是给员工放假停产。

中国作为高速发展的国家,其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目前,中国主要依赖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

为了环保和能源独立,中国开始关注新能源,但新能源设施建设需要时间,并且相关技术尚不成熟(例如电动车自燃、充电桩效率不高),这导致了新能源建设进展缓慢。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国可能会再次面临夏季电力紧张的问题。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和消费国,主要由私人企业提供电力,政府进行一定的价格监管。美国电力供给相对充足,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呈指数型增长。

根据AKCP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境内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呈现指数型上升趋势。2017年至今,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大企业推动了云服务的竞争,推高了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导致许多科技巨头(甚至最近世界首富马斯克都宣布要自己打造人工智能模型)展开人工智能模型大战,进一步增加了能源需求。

美能源争夺战加剧

电能需求的增加将导致美国的电价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私人企业更倾向于将电能卖给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科技巨头,其他低利润行业难以与其竞争,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能源的争夺。这也不利于新兴企业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只会成为有资本和规模的企业的竞争领域。

2023年6月初,马斯克在得州奥斯汀举行的能源会议上预测,随着电动汽车消费的增加,2045年的电力需求较目前增加两倍。

马斯克预测,到2030年,全球销售的新车中有一半将是电动汽车。一年内将由芯片短缺变为变压器短缺,随后两年内出现电力短缺。

电力短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就像最近缺芯阻碍科技和汽车行业一样;而缺电可能会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电能的支持,而电力供应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挑战。

为了确保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各国需要重视电力问题,并加强能源领域的投资和研究。只有通过确保稳定的电能供应,人工智能才能在未来发挥出其更大的潜力。

反应

 

言论

大马生活成本高企/潘政麟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生活成本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并提升国民收入水平,许多官方与非官方数据显示,大马生活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普通民众依然感受到日常开支的压力。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8月大马的通胀率为1.9%,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然而,在某些地区如布城(2.7%)、砂拉越(1.9%)和雪兰莪(1.8%),通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类别的价格上涨显著,槟城(3.6%)、彭亨(3.0%)及布城(2.8%)的涨幅尤为突出。这些数据反映出不同区域间的物价差异较大,给居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

此前取消柴油补贴政策后,柴油价格飙升超过50%,这不仅直接增加了运输行业的营运成本,还间接推高了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生活成本实际高于狮城

国家银行预计,这一变化将在下半年对整体通胀产生一定影响。尽管政府已采取措施减轻企业冲击,但柴油价格的上涨仍然给普通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压力。从此角度来看,政府更不应该取消石油补贴,因此政策势必进一步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一名从大马移居新加坡的女子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表示,在不考虑汇率的情况下,马来西亚的生活成本实际上更高。

例如,购买相同品牌的日常用品需要3倍于新加坡的收入才能负担得起。她和丈夫每月收入超过6000新元,扣除所有开销后还能存下500新元用于储蓄和个人支出。相比之下,在马来西亚实现同样的生活水平显得更加困难。

具体来看,以月入3000令吉为例,在大马外面吃一顿普通的杂菜饭或鸡饭,人均花费约为10令吉以上;而在新加坡工作的话,如果月入3000新元,仍然可以找到4至5新元一盘的鸡饭。以餐饮消费为例,就能够直接对比两地的工作与生活成本比例。

此外,新加坡提供的各种补贴和补助措施,如水电费回扣、邻里购物券等,使得日常生活更为轻松。

须平衡经济与民生

虽然她在适应新加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她认为搬到新加坡利大于弊,尤其是在收入和工作机会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

倘若大马不改善收入与消费成本比例的情况,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马来西亚人选择到新加坡工作。新加坡不仅提供更高的收入(汇率大约高3.3倍),还能够在消费上享受更低的成本。

为了留住人才并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大马政府需要继续努力平衡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确保国民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