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独漏安华?/陈俊安
由前首相马哈迪召集的“拯救马来西亚”新闻发布会,发动了联署“公民宣言”运动,施压要首相纳吉下台。
新闻媒体形容这次的行动,获得希望联盟领袖与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响应,阵容浩大!
细数一下,有公正党的阿兹敏、前副首相慕尤丁、行动党的林吉祥、马华前总会长林良实、人权协会主席安比嘉与净选盟主席玛利亚陈,还有一些伊斯兰党的领袖等等。
民众似乎都聚焦在林吉祥与马哈迪身上,指这一对政治上的宿敌,竟然能不计前嫌,共同“倒纳吉”。但无论“公民宣言”阵容如何强大,一个不可忽视的窘境是:“为何安华不在其中?”
安华与马哈迪有嫌隙
我们都晓得安华还在坐牢,但他难道不能以书面联署支持这项运动么?甚至他妻子旺姐、女儿努鲁伊莎都缺席记者会!安华是公正党的精神领袖,旺姐与女儿是否受到他指示?决定缺席?别忘了,安华还有笔账没跟马哈迪算,怎么可能不计前嫌?
安华与马哈迪的恩恩怨怨,应该不单纯是“鸡奸案”或功高震主。老马当初提拔安华进巫统,完全是看中他领导的“回教青年复兴运动”的势力,但安华在体制内扶摇直上,见识广了,对回教复兴的思辨已进入新的阶段,省思朝向“亚洲的复兴”,因而他在被撤副首相职的前几年,几乎每一年都举办盛大的“亚洲文明对话”,邀请了儒家、回教、基督教等闻名学着集聚在一起,展开文明的对话,商讨朝向亚洲文明复兴的契机。
然而,马哈迪仍然停留在、僵化在威权政治,以及实行回教化政策,也把玩种族主义这个死胡同!两人在治国理念上渐行渐远,才是在政治上决裂的最大原因。
人们常说:“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偏偏安华不吃这一套,“公民宣言”——“倒纳吉”的行列中独漏了他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穿短裤与艺德/洪东水
民政党民青团宣传局主任黄喠俊强调,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辣妹穿短裤在公开场合表演,不能一概而论。
他认为艺人应有艺德,绝不能失范。他还提醒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不应将个人喜好强加于他人身上,并指出“喜欢看辣妹穿短裤表演”是张庆信的自由,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必须有相同的嗜好。
张庆信部长在亚亦君令补选宣传中强调,若伊斯兰党赢得补选或全国大选,将来华人将失去穿短裤的自由,短裤只好挂在衣架上。他是在捍卫华人穿短裤的权利;反而是黄喠俊将“喜欢看辣妹表演”的标签强加在张庆信身上。当黄喠俊谴责张庆信把个人喜好强加于他人时,事实上真正将个人价值观强加给他人的,是伊党执政的州属。
由于伊党将所谓的艺德或个人品德纳入法律范畴,穿短裤变成了一种“罪行”,并受到地方政府的惩罚。于是,华人只能被迫遵守当地的着装规定;不仅艺人要有艺德,一般民众也不敢轻易挑战这类“恶法”。事实上,艺人穿着短裤或短裙演出,只要不涉及猥亵动作,并未违反华人社会的道德标准。
当伊党执政州属连穿比基尼游泳都禁止,可见真正将“道德审查”强加于人的正是伊党政府。
扯上艺德 指鹿为马
张庆信所言句句实在,他是在捍卫穿衣自由,反对者却强行将“猥亵”等字眼套在他头上。将艺人缺乏艺德的责任归咎于张庆信,无异于“指鹿为马”,与他提倡的“穿短裤自由”毫不相干。
若依照伊党的规范,无论马来或非马来艺人都必须遵守其设定的道德标准,违者将受法律制裁。华人在这些州属逐渐失去穿着与娱乐的自由,文化演出也变得索然无味。作为少数族群,华人最终往往被迫“随乡入俗”,逆来顺受。
姑不论艺人是否具备艺德,当普通人连基本的生活自由也丧失时,短裤不只是挂在衣架上,更可能永远消失。若华人不懂得捍卫穿着自由,将来“没有短裤穿”,只会是咎由自取。
当民主行动党指出:“若华人不支持行动党,将来可能连短裤都穿不了”,这句话正好戳中华人的心声。于是,许多华人为保住穿短裤的自由,宁可将选票投给国阵候选人,也不愿支持伊党。
伊党力推的“绿潮”政策若被曲解为“华人部长沉迷看辣妹表演”,无疑是荒谬至极。许多华人喜欢看歌台演出,难道就成了与张庆信“蛇鼠一窝”?
张庆信言之有物、立场明确,华人理应与他共进退,共同捍卫穿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