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书本是好投资/黄子伦

上一篇文章说到知识付费这个最近兴起的信息传播方式,文中有提到书本的地位依然是很稳固,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我认为书本是极好的信息吸收渠道,以及为什么作家是好的学习对象。

首先,只要你有写文章的经验,就一定会知道一篇文章如果言之无物,是非常难吸引到读者继续看下去的,恐怕连作者本人都觉得写出来会很丢脸。

对逻辑要求更严谨

平时和朋友聊天时,我们的谈话可以天马行空,甚至是随便吹嘘都可以;可是,一旦你把谈话内容转变为文字,你会发觉根本是两码事。因为后者对逻辑的要求更加严谨,而且举证责任更大。

除此之外,因为文章比谈话有更明确的记录,所以,任何错误都很容易遭到反击,这就把写作人逼得任何字眼都要极其讲究,这么一来,信口开河的概率就低很多;时间一久,写作人的思路和表达能力就会比较清晰,作品的质量也会逐渐提升上来。

其次,因为书本是一个面向市场的产品,而读者们是用脚投票,这使得作家要更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构思出足够吸引的内容。

这一切将使得书本的信息是比较优质。

有些读者可能认为并不是每本书都是那么精彩,有些书本的素质其实也不怎么样。

好作家是学习对象

不过,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如果一名作者写不好一本书,那么,他的言论的内容自然就更加没有素质保障。因此,比较其谈话和书本,书本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本书不好看,读者们大可随便翻阅就放回架子上,转身走人。可是,一个人的言论素质很差,你怎么也得浪费一段时间去听完才可以判断。

所以,书本还是比较划算的信息工具。

基于以上的种种限制条件,你就会明白一个好作家都会是好的学习对象,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和遣词用字都是经过长期打磨而来的。

不管是东西方社会,只要是一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很多时候都不会太多,因为都是需要长期专研和准备。例如前几年非常畅销的《人类简史》三部曲,可是花费了作者不知多久的心血才完成。

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只需要拿出几十令吉,顶多百来令吉,就可以把一位作者长期研究的议题纳为己有,真的是非常划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时常和朋友说,书本真的是最好的投资。

让人人买得起知识

我们想像一下,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给大学生讲课,大学生需要给多少学费才听得到?可是,他所写的书籍,搞不好只是大学学费的百分之一。

资本主义的成就不在于给女王们提供更多的丝袜,而在于使丝袜让每个普通人都穿得起。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书本,那么,书本的出版并不是给作家们提供更多的财富,或者把知识给标上价码来待价而沽,而在于使知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够买得起,看得起,并改变自己命运。

反应

 

商余

阅读予我/黄康伟

【康怀无外】文图|黄康伟

不同时期的阅读都有不同的目的,也养成了不同的阅读习惯。

上大学以前的阅读,是课余知识的补充。住在一个不算大城市——新山,阅读读物无非来自连锁书店与学校图书馆两种管道。中学图书馆的馆藏不丰富,学长姐来访,都说这里的图书馆“桌子很冷、椅子很冷”。

年少懵懂,不知如何选择阅读读物,阅读量也不多。读书,只是一种休闲。过目即忘,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只是简单的翻阅。九把刀、杜拉克、《蕉风》杂志都只是焦不安的灵魂,尝试找答案的出口。

读后摘要笔记

上了学院及大学,囫囵吞枣。无论是在吉隆坡,还是在台北,无论是社会学、政治学,还是本地的出版,阅读后,我都会在部落格上摘要笔记。

在作业上,这些阅读材料仿佛“鬼上身”的符咒,在一顿怪力乱神后梳理当中的脉络。每一次写作,都像是一场作法。某次我整理硬碟,再读这些青涩的文字,都自觉像是剪报般贴贴补补。

研究所的生活是辛苦的。勤工俭学,下了课都在打工,为了活命只能如此。相对其身边朋友,我已经算是轻松了。一门课一个星期有一本读物,上课前需要准备摘要,上课时再读书报告。每一次读书报告,都战战兢兢,深怕自己读不懂,说不清。

写下来才是自己的

还记得老师都要我们阅读后,写下笔记。“写下来才是自己的。”然后,才渐渐明白读书与自己的关系,读书给予我什么。

毕业后,回马参与说书活动,经常需要快速翻阅书籍。书签贴纸成了良伴。台湾流行直排,书签贴了之后,翻阅起来并没有障碍。可是,横排书在贴了书签后,翻阅起来却感觉不顺利。

身边友人总是强力推荐电子阅读器,有者也会惊讶于我没有电子阅读器,我却总是有些排斥。电子阅读后,我总是出现断片、记忆凌乱的问题,自己好像不知清楚自己念过什么内容。只有在电脑前的敲敲打打,才被迫在高速的时代对着电脑谈情。

纸本的触感似乎才能让我记得书上的某一段记忆,至少记得书本的封面质感。这本书长得怎么样,书本又是否已经泛黄。书柜的陈列才有办法回顾自己走过的路。

无论是开心的、伤心的、疑惑的,都是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人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