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书法爱好的逆袭/许世平

一则“写字真能当饭吃,90后靠书法替父母还债2000万”的国际新闻,说的是一名中国年轻小伙子陈曌靠书法养活自己的逆袭故事。

小时候,父母让他学书法,还叮嘱他:“书法可以怡情,但不能当饭吃。”可是他却偏爱上了笔墨纸砚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考填志愿时,父母要他学商科,他却报考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开了一家小型书法工作室,还找到教法国人学书法的蓝海机遇,后来还拓展线上课程、书法自媒体、文创产品,以及扩展规模更大的“书法+”艺术空间。

父母的服装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欠下大笔债务。在陈曌坚持努力下还帮助父亲偿清债务。

他接受访问时说,他教授书法,不是只图赚钱而是一种兴趣,希望能跟喜爱书法的人一起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的确,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真正有兴趣,你就会付出努力,兴趣就能帮助人产生热爱与创意,也能让你热爱的事业焕发生机。

被困在“有用”牢笼中

看看今日的功利社会,多数人都只着眼“有用”的,以为理工科有用,AI更有前途,都拼命抢着去读 。

文商科或文学类多被视为无用的东西,甚至诗词类也被看作是对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帮助的古物,能升职加薪,能赚钱的才是有用的,结果越来越多人都被困锁在“有用”的笼子里,都成为“有用”的奴隶。

当然有人会说,不是所有爱好书法的人都能致富,有时还要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玩,要懂得蹭流量,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要说的还是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也就是坚持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要摆脱“主流”,要从生活难堪中学到些什么,就是要不断挖掘新的可能,甩掉铸造统一制成品的模具。

世界很大,形态万千,坚持自己的本真,才是行走世间唯一正确的答案;寻求多义,才能让你的人生充满无垠的可能性,才能有千姿百态的未来。

 

 
 

 

反应

 

言论

万斯“乡巴佬”的无礼/许世平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质问说“全球化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更批评说,“就是向中国的乡巴佬(peasant)借钱,来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一个国家领导以带有贬义和歧视的“乡巴佬”用词。批评别的国家,毫无外交礼仪及专业素养,不仅无知,更暴露他的傲慢与骄横。

作为特朗普总统的搭档,万斯一直都表现对中国的“厌恶”,他狠评“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还说“理应专注对付中国”,“要广泛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更轻蔑地说:“中国赢过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更好,而是他们用奴隶来生产”。

他主张重新对全球化进行思考,因为全球化未使到中国实现自由化,“假如中国不按美国的规矩行事,就必须遏制”。

来自贫困破碎家庭

其实,万斯就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乡巴佬,他来自贫困破碎的家庭,母亲吸毒成瘾,年幼时就遭离家出走的父亲遗弃。

他靠个人努力和运气,幸运毕业于美国的藤校耶鲁大学法学院,让他成功实现了从底层到社会精英的阶层飞跃。

在他的《乡下人的悲歌》半自传体回忆录里,讲述了美国底层白人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揭示底层白人对成功的认知、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对改变的信念。

早期美国的白人移民,做奴工、佃农、挖矿采煤,后期担任厂工,然而全球化带来加工制造业的外迁,昔日辉煌的工业城市急剧衰败,沦为“铁锈带“,返贫的白人底层群体依然摆脱不掉“乡下人”(hillbilly)、“红脖子”(redneck),甚至“白色垃圾”(white trash)的身分标签。

万斯是幸运儿,他摆脱阶层固化,考入名校,挤入上流,还有人脉资源,有突围之路,有获取成功的机遇,铸造了坚信“美国是神”的信仰。

2016年,当时的万斯形容特朗普为“骗子“、“道德灾难”以及“美国的希特勒”,过后他却发生“顿悟”,改称特朗普是他一生遇到过的“最伟大的总统”。

他生于贫穷,对穷人的焦灼与悲苦的心灵状态应该会有深刻的体察,可是当他逃出原生家庭的魔咒,走出个人悲痛的桎梏,成为强权体制的享有者时,却变得像乌克兰议员形容的那样“狡猾、冷血”,就算用“乡巴佬”嘲讽和轻蔑别人,粗暴无礼,又怎能奈他何。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