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书的价值在于使用/黄浩宁

大马民间历史学家李业霖先生将自己珍藏的8000本书通过大马企业家兼南大香港校友会会长林顺忠的认购,移交予新纪元大学学院。这对爱书者而言,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书的价值不在收藏而在使用,没有使用,便毫无价值。”这句话出自中国著名杂文家王重旭的随笔《白云空载天一阁》。王先生在文中感叹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范钦,为了保存书籍而走上极端的“封闭”之路。天一阁藏书楼只向极少数的大学者开放,连范钦的子孙都无法自由阅读阁藏图书,最终导致范钦的后代出现文盲。藏书守书之人竟然不能读书,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与范钦相比,李业霖先生显得慷慨大度得多。李先生是爱书之人,一生与书相伴,书早已构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然而,他并没有像范钦及其子孙那样,沦为“守书奴”。

人文理性净化心灵

身为民间历史学家的李先生十分清楚,书只有流传到民间、扎根于民间,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只有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书、浏览这些书,才能真正培养并推广阅读的风气,提升广大读者的人文素质,让书中蕴含的深邃思想惠泽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高度取决于它的文化软实力,那么我们应该明白,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和国民的阅读量是否到位、文史方面的修养是否丰富息息相关;如果说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腐蚀了人们的心灵,那么我们必须承认,人文理性在净化心灵方面,有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鉴于此,李先生选择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所有书籍,让广大读者来继承这份厚重且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期达到普及专业知识、传承优良文化的目标。我认为,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

李业霖一辈子致力于做学问,出版了一些很有分量的著作,也收藏了不少好书。我的父亲和李先生相交有年,在我准备到北京大学念中文系之前到毕业回来之后,和父亲与李先生见过好几次面,李先生对我的学习情况甚为关注。

作为前辈,他耐心地教导我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也送过我好几本对从事学术研究很有益的书。对于李先生的学问修养和道德修养,我非常敬佩;对于李先生对我的器重和帮助,我由衷感谢。

对于他这一次献书,我只能说是功德无量。最近丹斯里陈广才也把自己珍爱的《红楼梦》藏书全数捐献给马来亚大学,这同样值得称颂。我真诚希望有更多的爱书藏书之人搭上这趟献书列车,为我国文化大厦做出添砖加瓦的贡献。

反应

 

国际

【大千世界】首家共享藏书楼运营
珍贵藏书可享受托管服务

红楼公共藏书楼四面是书架,大厅中央是图书馆风格的阅读区。(中新社)

(北京25日讯)家里书太多,没地方搁,卖了又舍不得,这是很多爱书人的苦恼。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北京市西城区红楼公共藏书楼启动正式运营。以后,民众家里搁不下的珍贵藏书可以送到这里来享受托管服务。



红楼公共藏书楼的前身是停业已久的红楼电影院。西城区文化委历时4年,将这座有着近70年历史的二层小楼,改造成了全国首座公共藏书楼。

红楼公共藏书楼秉承“众藏、共阅、分享”的核心理念,图书托管、图书捐赠、图书借阅、图书购买等需求,在这儿一站式满足。

自去年4月23日开启入藏以来,已吸引社会各界入藏图书8万余册。

不少知名学者和文化研究人员,如杨鸿勋、胡小伟、于洪笙、朱祖希、龙新民、孙毓敏、靳飞等62位名家将自己的珍藏放入了红楼公共藏书楼。

普通读者以及中国版本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9家机构也纷纷以托管或者捐赠的形式入藏图书。



试运营一年来,藏书楼接待读者4.2万人次,图书借阅2000人次,5000册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