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了阵脚的正副教长/郭碧融
回首数月前,我对教育部部长马智礼博士和副部长张念群充满信心,期望在他们的领导之下,为我国教育带来新气象。毕竟前者是享誉学术界的学者,曾出版约60本著作;后者在尚是反对党议员时,经常针对华教课题提出令人拍手称快的精辟见解,且承诺希盟执政后将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马智礼一上台的表现确实令人赞赏,其承诺恢复学术自由,且相继做出令人鼓舞的举措,即政府大学的各项学术、辩论、论坛和演讲活动将不再受限,让大学朝向开放知识殿堂迈进。
可惜的是,马智礼在4个月后竟接受彭亨州苏丹阿末沙的委任,出任国际回教大学主席,结果激发各界争议,更有7名大学生心生不满,到布城教育部静坐抗议15个小时。
眼看事态的演变日益炽烈,马智礼于是和大专生组织代表会谈,但双方最终无法达到共识。尽管出席会谈的学生要求马智礼辞去大学主席职位,但马智礼不为所动。学生代表唯有限他在7日内辞掉该职位,否则将有更多学生参与示威抗议。
难塑造教长公信力
马智礼现今的举动与他之前的承诺相悖。既然有心恢复学术自由,为何要以部长身分出任大学职位,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利益冲突,将来无论在政府拨款、学术政策、管理方针上必将引人诟病,难以塑造教长的公信力。
另一边厢,张念群在这期间也因教育部撤销华校督学及华文科督学一事遭华教分子抨击,直指她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盲目跟随教育部官员起舞,声称这仅是公务员级别的提升。
此外,在柔佛州华小小六检定考试主考官不谙华文的风波上,张念群向民众澄清实况的同时,也指华社的反应过度,因为她并没有接获国小或淡小向她投诉主考官不谙母语的事项。张念群这就“言重”了,难免让人认为她并不了解华教的隐忧。
数十年来,华教的发展筚路蓝缕,不仅被迫对抗国家政策的不公,还需提防教育部小拿破仑企图破坏华教的意图,其中是擅自向关丹中华独中发出不可进行统考的指示、宣布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及淡米尔文不被列入中六积分的措施、槟州教育局官员发出华校董事会从15人减至9人的口头通知等。这导致华教组织,特别是董教总在华教课题上总是步步为营,深怕稍不留神就使华教陷入不利局面,加剧华教的权益斗争。
尽管马智礼和张念群最近频频在教育课题上触礁,但人民也深明他们走马上任的时间尚短,加上教育原本就存有许多棘手难题,相信会给他们时间熟悉体制运作,待他们上手后妥善处理教育事务。问题在于,目前他们往往在一知半解的状况下发表不当言论,随后又改口推翻自己的说法,这要如何取信于人啊?
吉隆坡塔特许权事件种族化 张念群批慕尤丁如特朗普

张念群(前左)为柔南张氏公会第9届妇女组理事主持监誓仪式。前排右为张秀莲。
(古来21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批评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及国盟政治人物,将吉隆坡塔特许权更换事件种族化,此举让她联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不如意时便找人责骂”。
她强调,吉隆坡塔特许权更换是正常的商业程序,却被慕尤丁以种族视角炒作,她对此感到遗憾。
她昨晚出席庆祝天后圣母千秋宝诞、柔南张氏公会成立27周年及三机构理事会就职典礼时,致词时这么说。出席者包括柔南张氏公会妇女组主任张秀莲。
张念群也是古来国会议员,她指出,慕尤丁声称政府偏袒,忽视一家经营多年的土著公司,令其受到不公对待。
她认为,身为前首相,不应将正常的商业更替事件演变为种族议题,这种做法令人遗憾且不可取。
她强调,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是国家特色,不应被政治人物以种族眼光扭曲。
她解释,吉隆坡塔特许经营权经过公开招标,最终由新的公司获得,而原公司也参与了竞标。她将此比喻为租赁合约的正常更换,并强调这是公开透明的程序。
“然而,由于原公司为土著公司,新公司为华裔公司,国盟政治人物便借此炒作种族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