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人格教育不该是学校科目/黄利杰

目前上映中的泰国电影《模犯生》(Bad Genius),剧情讲述一群天赋异禀的学生逢考必A,于是把考试变成一门生意,用尽方法替人“出猫”,帮助顾客在各种考试及格甚至获取佳绩,再收取巨额的费用。

这使我想起十多年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当年国内大学的法律系考试中,竟有学生愿意付出逾千令吉购买泄漏的考题;往后的许多年,类似新闻偶尔会出现,似乎也曾扯上医学系;至于没有新闻见报的日子是否代表没人作弊,那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大学生作弊,带出两项重要的问题:一. 中小学教育不仅没有培养出具道德的大学生,甚至也没有通过考试甄选出具学术实力的大学生;二. 这些法律系、医学系的学生若是作弊成功,进入职场后,将会在各自的领域造成多大的破坏?

律师,即使没有伸张公义这么伟大,至少也要维护法治精神;医生,更是随时操纵病人的生死,不可儿戏。不过,如果这社会上有律师和医生是通过作弊获取就业资格,我不禁好奇他们选择这个科系的初衷是什么?这过程中又接受了怎样的教育?

师生都只关心考试

还记得求学时,上语言课,老师没有教我什么是文字的美,只教我怎样猜测考题;上沟通课,老师没教我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只教我怎样回答考题;上普通常识课,老师也没教我何谓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真谛,只教我怎样争取到最多的分数。

以此类推,法律系的导师应该也不会告诉学生,公义有多重要;医学系的导师应该也不会告诉学生,人命有多珍贵。当一个领域的知识被列为学校的科目时,这门知识背后的哲理、宗旨与情操都不再受重视,老师和学生都一样只关心眼前的考试。



其实,考试和人格可以并行不悖,前提是老师必须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具备道德、爱心与责任感,自然就不会作弊,而会量力而为,以服务为目标。可惜的是,现在连“道德教育”都变成一个科目,去让学生猜测老师所要的答案。

据我观察,《弟子规》受欢迎是因为它并非需要考试的科目,而且合格的导师都以培养学生品德为己任,所以,学生在实践书中道理时也并非为了考试,而是内化为本身的价值观。它有被推广的需要,也必须慎防被人们扭曲为另一种“科目”或“商品”。

反应

 

言论

没考试“大棒” 则巧用“胡萝卜”/南洋社论

因接连发生学生坠楼案例,教育部表示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精神的问题,还重申不会恢复小六检定考试(UPSR)和中三评估考试(PT3)。

教育部长法丽娜强调,废除偏重应试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压,还将营造有趣的教学环境,确保学习重点投入在探索、体验、沉浸式学习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前对废除上述两项考试的教改措施,的确掀起舆论反弹;有者认为废除考试,有好些成绩差的学生被迫辍学。

教专领导也认为恢复考试旧制,不是解决学生的读写算能力问题的良药,并认为理应注重对学生的心智、思维和社交能力均衡发展的培训。

其实,法丽娜对废除考试的解释,只是正确答案的一半,因为要想从落后追赶上来,我们还没有资格去仿效欧美国家鼓吹“快乐教育”,还不足够“厉害”到没有考试制度。

拿走了“楼梯”顿失依据

要减压,不等于没有考试,以为没有了考试,就能消除焦虑,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因为学生的情绪抑郁,甚至轻生,自戕,未必全然是考试体制的使然,它还可能来自于家庭问题、感情矛盾、家暴、校园霸凌等问题。

废除了考试,可能一些家长不再会对教育竞争有过激反应,或处心积虑地要让孩子抢跑,可是也有好些家长感到忧虑,因为没有考试,就难于判断学习进度,没有了竞争机制,拿走了“楼梯”,学生顿失依据,不知如何攀升。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未来会有愈来愈多新的技术涌现,新工作的替代更是推陈出新,所以政府拟定2027年新课程纲要,是要培养决胜未来的新思维和能力。

可是,要培训学生拥有创造性重构的能力,要让学生焕发新的活力,另一半的答案,就在于要怎样教导学生。

要教好学生,就要有卓越教师,而好教师也要有天赋才能,有教学经验的积累,要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长及作出改变。

创新型课程激发动力

没有了考试的“大棒”,就要巧用“胡萝卜”,要鼓励学生努力保持学习热情,要有充满活力的课堂,创新型的课程,精彩的教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追梦”,还要让学生有多元选择的生涯规划,而卓越教师会尊重学生差异,理解人性与互动方式 ,耐心帮助学生,激励学生热爱学习,敢于面对艰难的挑战和能力评估的苛刻考验,以及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期望和行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