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人民政府企业 三者共存共荣/南洋社论

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建议征收主要瞄准大企业的“繁荣税”,可征税收入超过1亿令吉的企业,明年必须多缴付9%公司税;有者因而认为,此举会吓坏投资者。

赚越多付越多,是政府征收公司税的主要基础,但繁荣税是“额外”征税,其中有受影响者为此跳脚,也就不足为奇。

冠病疫情之下,许多人缺粮断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这些人的生活字典中根本找不到“缴税”二字。

反过来说,此刻还有“机会”缴税的公司或个人,其实还算蛮幸福的;相对而言,不少去年还在缴税的人,今天已经失业或收入大减,一些公司也惨淡经营或已然关门大吉。

政府打算征收繁荣税之举,出发点没错,国难当前,仍旧是盆满钵满的大财主负上应有的企业责任,亦属无可厚非。

不过,繁荣税必须是一次性的,为的是规定大企业可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尽一分力;但所将增收的税率,或许还可检讨是否尚有商量余地。

至于政府,应确保征收繁荣税不会制造杀鸡取卵的刻板印象和危机,假使每当政府钱不够用,就拿大企业“开刀”,包括外资在内的大财主统统被吓跑,将是必然的结果。

在一个发展健全的国家,政府、企业和人民,是共存共荣的,没有任何一方可独自美丽。

三者存在唇亡齿寒,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国库充盈了,公司的业务自然也就蒸蒸日上;换言之,企业界在国家陷入财务危机之际伸出援手,等于是同时在帮助日后的自己。

眼下,尽管国内疫情依然紧张,单日确诊病例还停留在四位数,但政府经济计划的列车,已开入后疫情时代,所有行业开始有了复苏迹象。

这个关键时刻,抗疫仍然是政府工作议程的重中之重,要是疫情反弹,各行各业或有万劫不复之虞;到时,莫说是大企业,恐怕就连大罗神仙也救不了马来西亚。

反应

 

言论

农历新年应更全民化/南洋社论

一年容易,又是岁序交替时刻,马来西亚华社正紧锣密鼓迎接农历新春佳节的来临。

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悠远绵长。

岁聿云暮,2025年农历新春3周后将至,不管市道如何,即使年年难过年年还是要过。我国华人社会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厚,年货市场因应民众的需求而活跃,餐饮业也为感恩或收工宴应接不暇。大红灯笼的高挂,不论是期盼来年红红火火,或是百姓对过年火热的心情,那是人心最真实的反映。

不管顺境逆境,中华民族对过年总是充满信心,一年会比一年好。年关越近,年味越重,从家居扫除、年景布置、年货采购、家家户户或社会团体,过年的兴致也越来越高,越要把年过好。

每一个华人家庭,上至富豪下至平民百姓,过年绝对不会马虎,即使生活困顿,也要好好过年,期盼跨过一道坎,将晦气扫尽,将美好迎来,这是明天会更好的憧憬,也是根植在心深底处的信念。

全国的华人团体,无论是业缘性、地缘性或血缘性等等的组织,也都在张罗举办活动,为农历新春佳节增添意义。新多乡村不惜投入资金布置年景,将新村打造得亮丽焕彩,成为夜间吸引民众观赏或打卡的好地方。

多元节庆全民共乐

社团的新春团拜宴会或活动,更是未过新年已过年,打腊月起就捞生,即兴要旺又要发。团拜活动也是马来西亚华社亮丽的风景线,几百人或千人宴此落彼起,佳肴美馔、醇酒金猪,寓意丰盛与富足。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精彩的篇章,也是传承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许多社团或组织也趁新春佳节举办富有文化元素的活动包括挥春或书法赛,增添佳节喜庆之外,发扬中华文化的宗旨更值得赞赏。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国民的节日众多也多姿彩,而各种族之间的节日庆祝氛围也都在相互的影响甚至融合,这种众乐乐的风气形成马来西亚最吸引人的特质与文化,也是这个国家最自豪的全民共乐。

但华人社会也必须承认,文化、宗教和教育的差异,华族与友族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的不了解,相对的不了解对全民团结与社会和谐仍然是不小的考验。

文化交融团结佳径

在马来西亚,华族的新春佳节应该赋予更深广的内涵,应该是一个全民而不单是华族庆祝的节日。华人社会也许应该强化或通过与友族更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将华族庆祝的节日气氛带入其他族群里,让友族更加了解华族文化和习俗的内涵。

文化的交融是团结民心的最好途径,在许多政客蓄意将一些课题政治化的当下,华族应该扮演更主动的角色,加强与友族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真谛,消弭友族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