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今天,您刷了吗?/吴爱月

某日在交谈中,孩子说:妈妈发在家人群组里的视频,我都没有看。

我傻住了!我不常发信息,只在感觉信息特有价值时,偶尔转发。如今,连孩子都不看的信息,并非说明信息没有价值,而是,我的动作没有价值!

转发信息,是这些年在社交媒体上最流行的沟通模式。许多人看到“好东西”,都忍不住立即分享出去。

我也算是社交“活跃”者,单是Whatsapp群组,就不下20个。每天清晨打开手机,除了阅读电子报,就是清理群组里的信息。

有些群组,在隔夜醒来时,发现经已增添了二三十个视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的,无论老朋友或年轻朋友的群组,许多组员都是一番好意,无私分享,不能不感激他们的热心。

只是,我个人根本腾不出清闲,一一打开观赏。太多信息遗留在手机里,占用空间,真正想要找个有关的重要信息,反而得花上不少时间和精神。更甚的是,资料太多(尤其是视频),负荷超重,也会造成当机。

每天转发刷存在感

没辙,只好狠下心来,久不久就来个大刀阔斧——clear chat ,清除所有的聊天记录。

一些群组,被设置为单向操作式,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在需要时发布信息,或开放系统给组员自由回应。这样的群组,犹如大机构的企业化管理,够“冷”够“静”,也似乎“无情”,但也同时为不爱“热闹”的组员减少了烦恼,不失为管理良策。

网络上的时髦说法:每天发送/转发信息,叫做“刷存在感”。

网络上的存在感,是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刷”者都期望借此获得社会重视,广泛认同。

存在感是一股幸福的力量,看来每个人都需要。

反应

 

言论

我爱巴生肉骨茶/吴爱月

巴生人有一句名言,叫做“巴生人不吃肉骨茶,算不得巴生人”。同样的,来了巴生而不吃肉骨茶,就似“入宝山空手而归”。

肉骨茶与巴生,犹如画上了等号,难分难解。

我家不卖肉骨茶,可几代人都是吃肉骨茶长大。

父亲那一代,可以在肉骨茶店铺里熬上半天,来一碗肉骨(大骨小骨肥肉瘦肉,甚至脚弯脚节脚尖都可以),加一壶老茶,老朋友天南地北,老茶泡了再泡,茶色淡了换新茶,时间很容易消磨。

我和兄弟姐妹从小特别喜欢那锅母亲亲手熬制的肉骨茶。当年,肉骨茶包还不普遍,母亲是到药材店里询问采购,再添加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元素,煮出了咱们家的独特风味。

我家孩子们、孙子们,也都爱上肉骨茶。即使大部分因此长得有点儿“肉肉”,但没有人愿意和肉骨茶说拜拜。甚至遇上节日为菜肴伤脑筋时,就有人提议:煮肉骨茶吧!

列国家遗产惹议

最近,政府发布的“2024年遗产物品申报”中,肉骨茶被列为国家物质遗产,“肉骨茶”3个字立刻变成被热搜的红词。同时,也引来居心不良者大做文章,红了自己的名字,也让肉骨茶红上加红!

有些人就是很奇怪,有事没事都要反对一轮,喊打喊杀。前阵子有一种色酒名叫Timah,因为名称酷似友族女性,就有人大加炒作,结果反让那牌子的酒因祸得福,卖断市!

当然,肉骨茶不可能像Timah一样卖断市。

有人统计过,在巴生,肉骨茶店铺不下500家。巴生肉骨茶红了,可能一些原本广为人知的名号会拥挤一些,但东家不吃吃西家、南家、北家、东南家、西北家、东南西北家,就是天天赖在巴生吃肉骨茶,一年都无法尝尽每一家。

巴生情意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尝过肉骨茶,乐上加乐。远地的亲友来了,都会预先点名肉骨茶,非吃不可。

我们这些巴生人也乐于带路。至于哪家最好吃,从来没有定论,口味因人而异,各花入各眼,各汤入各喉。

我曾经在外地吃过肉骨茶,心里很不是味道。肉骨茶到了他乡,入乡随俗,改了衣装、换了色彩,对“老巴生”而言,已经失去“原汁原味”,少了巴生味。

是巴生人的巴生情意结吧,巴生肉骨茶才算是真正的肉骨茶!

总之,来了巴生,一定要吃肉骨茶,它可是近日最红、最得宠的称号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