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屎蛤”谈起/林国安

最近某面子书用户的一条信息:“屎蛤多过粿条。这就是芙蓉沉香品香楼著名的炒粿条,好料!”引发网友议论纷纷。

然而议论者多批评该面子书用户的语文素养,也有借题发挥大谈海产名称规范化的;就是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笔者尝试从语言文字应用的角度,略抒己见,就教方家。到底“蛤”、“蚶”及“蛳”有何区别?

有关面子书用户提及的“蛤”,从语义上看,意指本地潮汕方言所谓“siham”或“ham”(一种可食海贝)。但是,这却是我国华人圈长期以来对物品名称的误用。

根据《辞海》(第六版),“蛤”(ge,阳平声)是“蛤蜊”的简称;又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蛤蜊”是“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或三角形,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鲜美”。

再根据同版《辞海》,有“蚶”词条:“双壳纲,蚶科。壳两枚,相等或不等,卵圆形或微带方形,后部稍伸出,表面有自壳顶发出的放射肋,数目因种而异,状如瓦楞,故亦称‘瓦楞子’。铰合部有很多小齿突。肉足短,大部分有足丝。产于海底泥沙或岩礁隙缝中……肉味鲜美……著名食用贝类之一。”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也有“蚶”的释义:“软体动物,壳厚而坚硬,外表淡褐色,有瓦垄状的纵线,内壁白色,边缘锯齿形。生活在海底泥沙和岩石缝隙中。”这些说的不就是“siham / ham”嘛!



音译勿忘典雅

综合分析上述辞书的释义,“蛤”“蚶”各有所指,是有区别的。因此,“蛤/蛤蜊”应用以称谓本地的“lala”、“kepah”(马来语)之类可食海贝,而长期以来被误用“蛤”称谓的“siham / ham”则应正名“蚶”或美称“鲜蚶”。

至于有论者提及“siham / ham”可称为“蛳蚶”,这需要商榷。一来这可能出于谐音;另者,“蛳蚶”不见于一般通用辞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辞书对“蛳”的释义倒是比较一致的:“见[螺蛳]”。螺蛳属田螺科动物,显然有别于“蛤”和“蚶”。因此用“蛳蚶”指称“siham / ham”是没有理据的。

“屎蛤”问题的根源在于“音译用词”错误,这也是该面子书信息引发众网友诟病的导因。

“音译”是现代语言产生新词、丰富语言词汇的重要手段,这里边也有表达效果的问题。“鲜蚶炒粿条”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面子书用户却用上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不雅的“屎”字——还能引人食欲?谁还敢吃!该用户显然是用“屎”字译“si”音,却也不顾及字词的含义及其色彩意义(典雅与否),结果形成语义负偏离,破坏了得体性,严重影响表达效果。

总的来说,“屎蛤”问题的评论重点不仅仅聚焦该面子书用户的语文素养,如果能涉及语言文字应用的深层次探讨,包括物品指称名词的细微辨析、长期误用词语的纠错与规范、音译用词得体性等,“屎蛤”问题不失其教育价值作用矣!

反应

 

要闻

水贼偷蚶被发现 以刀威胁工人勿声张

(太平15日讯)水贼凌晨偷捞蚶,事迹败露后竟以巴冷刀威胁顾蚶埕工人不得声张,态度猖狂!

此事于今日凌晨2时许,在十八丁老港渔村上端的海口水域发生 。事发时有4艘贼船在蚶埕偷捞蚶,其中一艘先离开,剩下3艘继续捕捞。

偷蚶贼的举动惊动看顾蚶埕的工人,以手电筒照射,但偷蚶贼却有恃无恐,手持巴冷刀指向工人以示警告 ,不敢轻举妄动的工人过后联络蚶场雇主。

业者接到通知后报警,随后多名养蚶业者与渔民分乘6艘船,联同警员赶往蚶埕展开捕贼行动,其中一名贼徒逃不及被捕,另3人趁乱弃船逃入红树林。

警方较后在贼船上寻获数袋鲜蚶、巴冷刀、斧头、头盔及捞蚶器等 。

受影响的养蚶业者李春进透露,鲜蚶有价,每公斤介于10令吉,才会被水贼觊觎,频频发生偷捞事件,令业者提心吊胆,希望警方正视。

业者遭硬物击中头部

一名养蚶业者透露,他在上周一(4日)凌晨2时许,与兄长共船前往养蚶场巡视蚶场,遇上水贼偷捞鲜蚶,更遭水贼以硬物击中头部,在医院缝十多针。

他说,当时2艘贼船共4名水贼正在偷捞蚶,在发现水贼后,曾请水贼将鲜蚶放回蚶埕,其中一艘船的贼徒有照做,另一艘船的则不欲放回 ,更举巴冷刀指向他。

“我与兄长因此开船追贼,反遭贼徒发难,以硬物抛向他,击中其头部,受伤流血如注,好好回返往医院治伤,缝了十余针。”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