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细节看教长的行事作风/郭碧融

在一些专业人士的眼中,让学生从明年开始无需再穿白鞋,而改穿黑鞋上学是一件小事,所以无法苟同报章将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的有关建议刊登在封面头条。

他们认为,若与严肃的教育议题相比,比如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让国立学校的学生素质达至国际标准、将教学专业回归教师的身上、恢复大学的学术自由等,“白鞋换黑鞋”的政策就显得琐碎,无法确切反映教长的专业素质。



然而,这些站在“专业”视角看待事情的人,甚至包括马智礼本身也许无法想象的情况是,这是一件足以让贫困的家庭成员眉头紧锁的大事。

某日跟异族友人谈起印度社会的困境,她告诉我说有许多园丘工人的家庭非常不幸,其中是丈夫把大部分的薪水花在购买毒品上,以致妻子和孩子过着拮据的生活,有些小孩就连要上学都面对没有书包、校鞋和书包的困境,所以往往依靠政党的资助来解决燃眉之急。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有关家长都不会轻易地替孩子更换上学的必需品,除非是已经严重损坏或再也无法穿得下。所以,马智礼怎能奢望他们轻易掏出20多令吉来购买新鞋?

庆幸的是,马智礼在聆听坊间的反应后即刻改变口风,称教部将以“软着陆”的方式实施“白鞋换黑鞋”的政策,即给予1年的缓冲期,以免加重贫困家庭的负担,及让商家销出白鞋的库存。但该建议仅能舒缓贫困家庭的问题,而商家未必能从中受惠。因为家长已经知道教部将于2020年实行有关政策,所以应该会在替孩子换鞋时购买黑鞋。

让教育回归教育



无论如何,人民可从这事件中看出,马智礼在实行“白鞋换黑鞋”的政策前缺乏周详的考虑。据马智礼称,他是在听取父母的心声后做出决定,但他并无解释真正的原因何在。此外,有关的父母人数是多少?是不是多数父母的心声?更何况,政策的改变属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影响的群体不仅是学生和父母,还包括批发商、制造商、厂商、零售商等,而这都需要教部经过详细的研究方可得出的结论。

倘若教长连这等专家眼中的“小事”都无法办好,那又要如何妥善处理影响层面更加繁复的教育课题,包括承认统考文凭、独中的拨款、华小的增建与搬迁等。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教长最近频频踩地雷的缘由了。

人民可以谅解马智礼刚刚走马上任,所以尚无法全面了解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但作为具有雄厚学术背景的教长,理应在发表任何言论前展开严谨的研究,而非随意搬出似是而非的理由来发表说辞,其中以马来文作为官方语文或国民团结的角度来看待承认统考文凭的事项,这岂非在重蹈覆辙前朝政府的作风。

我国教育的可悲之处是教育与政治挂钩,以致所实行的政策往往乖离教育的理念。当然,我们不能单凭“白鞋换黑鞋”的政策就把马智礼打入地狱,但真诚地期望马智礼从失误中学习,扮演引领教改的角色,为教育带来全新的面向,最重要是让教育回归教育。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