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何时能求同存异/利亮时

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了总统与立法院(国会)的改选,在野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在这场选举中大获全胜。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以689万票当选为总统,而在立法院方面,民进党也取得过半的议席(台湾立法院共113席,而民进党拿下了68席)。

政党轮替没流血冲突



台湾在落实民主选举已20年,而这次是政党的第三度轮替。在华人世界里头,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固然有人认为是一种乱象,经济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受阻,可是,从这20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到台湾民主的进程逐渐走向成熟。从2000年至今的三次政党轮替,原来的执政党都愿意交出政权,没有任何的流血冲突,这都为台湾的民主政治树立了典范。

台湾的民主之路能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台湾可以做到的,我们有办法实践吗?我国的政治承继了英国殖民者的政治制度,我们国家其实更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度。然而,我国与台湾的社会有极大的差异,我们的社会拥有三大种族与多个小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多元,让我们的国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是我们这个国家的重要资产,但是多元的同时,也代表国家存在许多异的部分,再加上英殖民时期采取分而治之的统治方式,让“异”扩大,并影响到后来国家建立后的团结关系;另一方面,有些政客刻意的去挑弄族群之间的敏感神经,让族群主义不断去阻碍民主的进程。

华人世界中,有些人会认为台湾的民主政治乱象不断,例如台湾立法院的冲突事件等等。我们的国家看起来是很平静,然而现实是如此吗?我们的平和是否只是表面,而里头其实是暗潮汹涌呢?这一切一切都有待时间的证明,笔者在此不再作任何的评论。

从这次台湾的选举看到了台湾的政治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政治人物也展现了尊重民主的风范,这是华人世界的一大特色。台湾是我国许多民众爱游历的地方,这个地区最美丽的是其人文社会。我国何时能走向一个求同存异与温馨祥和的社会呢?

(台湾高雄师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反应

 

言论

民主行动党须革新/利亮时教授

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开始,就已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在野党,其从州资源到中央资源的累积,让该党逐步壮大。

该党的基本盘主要来自华社,而在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面对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其行事作风其实跟昔日马华的部长没有太大的差异。

作为华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是要华人部长去冲撞体制,而是要适当的维持我们基本的权益。华社对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的作为,确实有些怨言的。

笔者认为,行动党中委选举有必要调整。林氏领导已历经两代,党绝对不亏欠林家,尤其林家第二代两人都曾出任中央和州的政府要职。

作为一个民主的社会,民主行动党有革新的必要,并朝向多元政党路线发展,这方能在族群议题上与伊斯兰党较量,致力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

须摆脱华基政党形象

行动党如果成功摆脱华基政党的形象,渐进式推动“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慢慢让更多马来人接受,这样不但能够壮大行动党,也会推动国家向上发展。

这次的党选,党主席和秘书长,应该由不同种族的党领导人来担任,让党的华人色彩淡化。

如果要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理念,华人政党和社会,不要在意本身族群占有多少位部长,而是让贤者能够为民服务,把国家带往一个美好的未来。

民主行动党走到今天,其路线有必要调整,而林冠英亦有心理准备退居幕后,或者再担任一届国会议员后就引退。

权力和政治资源,确实会让人有点舍不得,然而作为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必须知所进退,为自己留下身后的好名声。林吉祥和林冠英都在民主行动党发展的某个阶段,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父子在党已经青史留名,没有眷恋的必要。

勿沦为马华2.0

这次党选不管谁当选,该党党如果要继续在希盟的执政道路上作出贡献,其不能只靠华人选票的支持,而必须获得更多印度人选票,并逐渐得到马来选民的认可与支持。

民主行动党如果没有革新的决心,其很有可能成为马华第二,最终可能也会被各族群的选民所唾弃,因此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