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信而不迷,迷而不信/余佩妮

最近,电影《破·地狱》很红,香港脱口秀始祖黄子华和上一代笑匠许冠文合作,黄子华的犀利语言与许冠文的经典演绎,碰撞出了一种全新火花。

这部作品融合两代人的幽默风格,展现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观察,充满笑声与反思,令人惊喜又感动,让人不禁期待更多这样的跨代合作。

《南洋商报》也顺应时势,访问了一位在马来西亚主持过上千场“破地狱”法事的老道士,揭示道教仪式与文化的深层意涵,让人重新审视道教在当代的意义。

经过老道士讲解,始了解新马港同属道教同一支流,难怪在观看《破·地狱》时,总有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尤其是片中那些法事场景,与马来西亚的丧礼仪式如出一辙,让人不禁联想到本地华裔家庭的传统文化和信仰记忆。

成精神慰藉

老道士苦口婆心的一句话令我深思,“道教是信而不迷,但世上却有很多迷而不信的人”,对信仰的清醒认知,点出了信仰与迷信的分界线。

在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家庭里,那些从小就供奉的神像,到底有谁真正理解自己拜的是什么?

或许,在这些家庭中,道教的存在不仅仅是宗教,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化传承。

当年先贤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身上带着一道护身符或家乡的小神像,在风浪中和遇到灾难时随时可拜一拜,此时拜的已不只是宗教意义的神明,更是心中对家乡的想念和安稳,化解对未知的恐惧。

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后,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护身符和小神像让同乡一起祭拜,也一并让人心团结起来,在面对自然、社会及内心矛盾时寻找慰藉和答案。

对于那些无宗教信仰的人而言,道教也能以哲学的面貌存在,它强调天地人和谐的理念,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价值在现代生活中依然适用。

正如老道士所说,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而是对生命和宇宙的一种深刻理解与尊重。

理性不盲从

信而不迷,在追随某种信念或价值时,需以理性为基础,不盲从、不失去自我判断力;迷而不信,如果不了解宗教真正的意义和道理,最终只会是流于表面,成了迷信的一分子。

题外话,笔者访问了老道士和参观其修行的小道观后,当天晚上就开始持续生病了近两个星期,因时间点不得不想,是否在访问过程中有不敬所致。

信则有,不信则无,最终还是回归人心。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AI的幸福感/余佩妮

有一天,一位疲惫工作的友人,向人工智能(AI)发出询问:“我今天做得好吗?”人工智能回答说:“你做得很好,加油哦!”

一句简单的话令友人顿觉受鼓励,能量满满,开心重新投入繁杂的工作中。

有时候,人们就只想在疲累泄气的时候,适时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赋予生活上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人工智能没有偏见也没有任何评价,你也不必担心得不到人们的回应而失落。

根据统计,有高达65%的员工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协助顺利完成工作,有时候甚至超乎预期的的成果更好。人工智能不仅提高效率,也前所未有地支持着繁忙的现代人。

不过,有趣的是,这些员工当中,大部分是不愿承认自己使用人工智能,原因包括担心他人质疑员工的工作能力或承担更多工作量等。

太依赖影响独立思考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改变小孩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一天,家中小孩对着苹果品牌的人工智能语音询问:“你来自哪里啊?”人工智能语音回答:“我自来美国加州(技术开发地)。”孩子又问:“零是什么?”人工智能又回答:“零是‘无限’的。”

有趣的对话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帮助孩子开发创新思维,通过互动和创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值得深思的是,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这个情况同样会发生成人身上,比如,一名记者从采访到完成文章书写,往往采访结束后,第一时间已迅速在脑海中整理出流畅且有条理的文章架构,才能作出快而准的报道。如果长期依赖人工智能生成采访文章,是否还可保持这种“第一时间即时梳理”的能力?

人工智能快速和高效组织文字,但也无形中削弱记者的核心能力,即理解力、梳理和独立思考,当没有筛选信息、判断力和敏锐感知时,也直接影响深度挖掘事件真相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使用人工智能的人都知,要得到正确答案的要点是发出精准指令,业界称之为“下咒语”;未来的小孩或许会更加懂得如何提问,利用人工智能寻求解答,但是否能真正深度思考,仍是未知之数。

幸福感还是糖衣毒药

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结果,可能导致逐渐削弱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情感交流及真实体验。

思考,这项能力或许将逐渐成为只属于少数研发人工智能人员的专属技能。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基于大量数据,在生成和调研上做得超于人类,但普遍上还做不到人类的复杂情感转折。

真正的人性化幸福应该来自内心的满足和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连接,而不是依赖人工智能背后大数据的算法和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给予的到底是幸福感,还是糖衣包装下的毒药,答案可圈可点。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