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平教育制度防人才外流/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近日宣布一项重大教育政策,从今年起,所有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10科A等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可以直接升读大学预科班。

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优秀生表现的认可,也是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一大步。然而,政策的实施细节和潜在影响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土著学生固打制的情况下,确保公平对待所有优秀生。

按照现有政策,大学预科班的学额分配90%给土著学生,10%给非土著学生。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土著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缩小教育差距。大学预科班自1998年设立以来,确实为许多土著学生提供进入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的预备课程。

僧多粥少面临挑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体系内的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非土著优秀生在争取有限的预科班名额时面临激烈竞争,许多优秀的非土著学生因名额限制而失去升读预科班的机会。政府此时决定为所有考获10科A的优秀生打开预科班的大门,显示对教育公平的重视。

然而,如何在不影响土著固打制的情况下,确保所有优秀生能够升读预科班,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出,考获8A和9A的学生也可以申请预科班,政府将根据名额作出考量,以确保所有优秀生都有机会进入预科班。这一承诺令人鼓舞,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挑战不可小觑。

首先,如何在不减少土著学生名额的情况下,增加非土著优秀生的录取名额?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政府或需增加预科班的总学额,或通过调整现有资源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需确保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引发新的不公平现象。

避免沦为零和游戏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提出的担忧值得关注。他认为,政府必须厘清多项关键课题,以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预科班政策沦为零和游戏。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在保障土著学生权益的同时,公平对待所有优秀生。这需要政策制定者深入研究和广泛咨询,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保障。若不能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优秀人才可能会选择出国深造,甚至在国外发展,导致人才外流。

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留住人才,培养本地优秀学生,是国家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我们认为,安华的这一大胆决定,为实现我国的教育公平政策迈出一大步,值得赞赏。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更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改革,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将更公平、公正,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罗丝玛的“无罪”/南洋社论

面对17项洗钱和逃税罪名的前首相夫人拿汀斯里罗丝玛,被判无罪释放时,这名刚庆祝73岁寿辰的官太表示感恩,庆幸一切都结束了。

跟两年前她在砂拉越学校太阳能板弊案被判罪成时,泪洒公堂,并通过代表律师求情,要求轻判坐牢1天的情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今次罗丝玛被无罪释放,是高庭法官基于控方的指控“不合法及存有缺陷”,以及“不符合刑事程序法典的规定”,因此批准被告撤控的申请,判决被告无罪。

当然对此,有些民众甚感疑惑,原以为在法的獠牙下,权贵夫人会彻底慑伏,可是剧情却出现大反转。

促修宪落实检控分权

有政党领袖拍掌庆贺,还促请民众不要质疑法庭的判决 ;有政客借机趁势抨击及嘲讽,要那些早前极力宣导反腐,苦苦迫胁的政敌“道歉”。

有非政府组织力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通过修宪,落实检控分权的司法改革。

当然,总检察署对罗丝玛的无罪释放,也随即提出上诉;罗丝玛对太阳能板弊案的3项贪腐罪状被判罪成,被判监禁30年及须支付巨额罚款的判决,也同样提出上诉。

然而,当权贵面露微笑,摆脱官司,不免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打贪反腐的信任。

要知道,对那些涉及贪腐滥权的权贵,一般都只有失势时,才会有可能被追责,或被轮替掌权的新政府翻案和追诉,可是要真正能够定罪、治罪,还需要有确凿证据,更要符合司法的正义。

要避免体制的滥权,落实检控分权,是要防止政府操纵检察官借惩诫犯罪而滥权,特别是面对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刑事诉讼程序,还要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有科学规范。

可是,要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价值目标,还需要有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只是在现阶段新闻媒体却还未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法制化

通过制订“吹哨人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媒体能进行预警式的新闻挖掘,才能提前遏制贪腐成风。

只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才能剔除盲信Bossku无罪的盲众,才能遏制权钱交易的贪腐,才能警惕掌权者要慎始自律,清廉自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