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关卡是丑陋风景线/南洋社论

3月28日,51万人次从新加坡兀兰和大士关卡通关进入新山,创下陆路关卡每日最高的通关人次纪录。新加坡出境交通从马来西亚回堵的情况持续了一整天,车龙延伸到实里达快速公路以外的路段。第二通道也出现交通回堵的情况。

柔佛州移民局透露,柔佛州的两个陆路关卡,目前每日出入境通关人次多达43万至45万人次,超出冠病疫情前的约40万人次。

该局局长峇哈鲁丁3月27日指出,今年初通关人次显著增加。今年2月华人农历新年的首两日假期,柔佛长堤的苏丹依斯干达大厦(新山关卡)及苏丹阿布峇卡大厦(新马第二通道关卡)的通关人次达到约4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37万至38万人次多。

通关人数与日俱增

疫情关闭长达两年的新马边境,自2022年4月1日重开后,通关人数与日俱增。新元兑令吉的汇率屡攀新高,吸引更多大马人越堤到新加坡工作,也是造成通关人数大增的原因之一。

柔佛州政府和王室对关卡的拥堵非常关注,不断探讨方案解决问题。不料,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频频巡视新山苏丹依斯干达大厦关卡,了解移民局运作的举措,却引来“某些人士”的不满,动机令人匪夷所思。
 

大臣在其官方脸书贴出一句话:“马来西亚半岛移民服务联盟(KPISM),不要他协助解决柔佛长堤每天涉及数十万人通关遇交通堵塞的问题?”帖文底下附上媒体一篇报道,马来西亚半岛移民服务联盟呼吁柔佛州务大臣应解决州内的其他民生课题,这包括房屋、新山市区交通、统制品货源短缺、水供中断、水灾等问题。

大臣打脸移民局官员

其中一个相信是移民局的官员在评论区留言,新山苏丹依斯干达大厦关卡无法全开通柜台是人手不足。意思是说只要人手足够,关卡柜台全开,堵塞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但大臣简单回复,人员的空缺已经填补99%,直接打脸留言的官员。

长久以来,设于柔佛长堤的新山苏丹依斯干达大厦关卡拥堵的情况是人尽皆知的事,周末假日更是严重,进出马新两国的平民百姓经常耗上多个小时才能通关。

根据大马官方数据,目前有约186万名大马公民在外国工作,单是在新加坡谋生的就有约113万人。

其中,有超过30万人每天往返新柔两地通勤。除了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士,每日通关的还有两地通学的学生、商家和游客等。

关卡是一个国家直接对外的窗户,不管是国人或是外国人,进入大马最先面对的就是这个处理通关手续的移民局。这个关口服务的效率,直接反映国家整体服务的态度与效率,更让外国人对马来西亚有一个最先入为主的印象。

作为最前线的移民局官员,看到关卡人潮汹涌的时候,是冷漠淡然,好整以睱看人们排队的幸灾乐祸;还是想要没法紧急处理,让人们可以快速通关而去?马来西亚半岛移民服务联盟对大臣的不满,难道是要看到关卡夜以继日的长龙,成为我国最丑陋的一道风景线?

反应

 

言论

罗丝玛的“无罪”/南洋社论

面对17项洗钱和逃税罪名的前首相夫人拿汀斯里罗丝玛,被判无罪释放时,这名刚庆祝73岁寿辰的官太表示感恩,庆幸一切都结束了。

跟两年前她在砂拉越学校太阳能板弊案被判罪成时,泪洒公堂,并通过代表律师求情,要求轻判坐牢1天的情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今次罗丝玛被无罪释放,是高庭法官基于控方的指控“不合法及存有缺陷”,以及“不符合刑事程序法典的规定”,因此批准被告撤控的申请,判决被告无罪。

当然对此,有些民众甚感疑惑,原以为在法的獠牙下,权贵夫人会彻底慑伏,可是剧情却出现大反转。

促修宪落实检控分权

有政党领袖拍掌庆贺,还促请民众不要质疑法庭的判决 ;有政客借机趁势抨击及嘲讽,要那些早前极力宣导反腐,苦苦迫胁的政敌“道歉”。

有非政府组织力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通过修宪,落实检控分权的司法改革。

当然,总检察署对罗丝玛的无罪释放,也随即提出上诉;罗丝玛对太阳能板弊案的3项贪腐罪状被判罪成,被判监禁30年及须支付巨额罚款的判决,也同样提出上诉。

然而,当权贵面露微笑,摆脱官司,不免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打贪反腐的信任。

要知道,对那些涉及贪腐滥权的权贵,一般都只有失势时,才会有可能被追责,或被轮替掌权的新政府翻案和追诉,可是要真正能够定罪、治罪,还需要有确凿证据,更要符合司法的正义。

要避免体制的滥权,落实检控分权,是要防止政府操纵检察官借惩诫犯罪而滥权,特别是面对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刑事诉讼程序,还要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有科学规范。

可是,要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价值目标,还需要有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只是在现阶段新闻媒体却还未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法制化

通过制订“吹哨人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媒体能进行预警式的新闻挖掘,才能提前遏制贪腐成风。

只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才能剔除盲信Bossku无罪的盲众,才能遏制权钱交易的贪腐,才能警惕掌权者要慎始自律,清廉自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