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净选盟应先透明/郑明炎

净选盟的存在价值,在于各族人民冒着可能违法和发生骚乱的风险,包括人身安全的可能隐忧而出席、参与和支持集会。

所以,净选盟负责人有绝对义务向各族人民透明化净选盟的一切细节,即清楚公开从净选盟1.0至净选盟4.0,包括以专业确认账目,报告庞大的资金来源、支出款项、是否有国外的资金支援、是否有国外势力介入;而净选盟有否或可能被外国因素影响与支配、如何保障集会的安全措施、以及集会资金是否有正当使用于正确的事项等等议题。



于2009年3月,净选盟前主席安比嘉荣获美国国务卿“国际妇女勇气奖”;接着,安比嘉于2011年7月间领导净选盟2.0街头示威。如果拿了奖项还表现一般,哪会像有勇气的妇女呢?

“美国国务卿国际妇女勇气奖”的得奖考量是以何为依据,而安比嘉与美国拥有如此良好关系,的确是值得各族人民深思的问题!?

于2016年5月15日,原本欲赴韩国代表净选盟领取光州人权奖之际,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被我国海关禁止出国。国际护照背面,有明确注明护照是政府的产物,而政府有权在没有给予理由之下,禁止国民出国和随时取回护照,而且这是依据法律条文的权力。

没公开独立账目

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在某时段,曾宣布净选盟4.0成功向民众筹获140万令吉,而只有25 万将用于净选盟4.0,余额留日后运作费用,并且相信民众的现金支援还会继续增加。



从净选盟1.0至净选盟4.0所需的庞大经费与人力资源,除了净选盟4.0交出简单报告之外,净选盟负责人从来没有公开,也没有详细向各族人民报告所有净选盟运动的人力资源、收入来源和经费去向的独立与专业确认账目。

当然,有庞大的资金来源,才会有“勇夫”的坚持吧!想想,净选盟负责人确实有“这么多”的时间和全副精神来坚持净选盟1.0至净选盟4.0的继续大规模运作。

以何职业为生?

有人有疑问,除了安比嘉是职业律师之外,净选盟其他负责人是以何职业为生呢?其负责人该不会是全职地负责净选盟从2007年至今2016年的连续大规模运作吧?如果不是全职负责,净选盟又如何应付得了此番大规模的街头集会所需庞大的人力资源与经费呢?

再者,人们看见净选盟负责人在举办和号召街头示威或和平请愿时,总是常常与警方以及有关当局对抗,公说非法街头示威,而婆说合法和平请愿。

净选盟负责人很明显的,是冒着违法或可能违法,和可能公然挑战法律,以及斗胆与警方和有关当局的公开对抗,并可能会随时招惹,而被有关当局追究法律上的责任与面对法律惩罚,包括坐牢。

负责人安然无恙

难道净选盟负责人有着相比古之圣贤而更加崇高和伟大?难道净选盟负责人想仿效中国国父孙中山倾家荡产和辜负家人来救国吗?然而,看看净选盟负责人,并不像孙中山的倾家荡产,反而看似生活舒适安逸,没有丝毫的压力感,安然的全副精神和时间来负责净选盟的运作呢。

当然,净选盟负责人并没有效法古之圣贤所奉行的中庸,反而以违法街头示威选项来“空喊”改革,哗众取宠,结果一事无成,并殃及众多国民受伤于净选盟3.0集会,相比净选盟负责人于该净选盟中却安然无恙。

既然如此,净选盟负责人到底是依据什么原理,会如此不顾一切的与有关当局“对抗”、号召“街头示威”、“不怕法律制裁”的等等举动,而不顾自己、父母、妻子、孩子以及其他家人的安定生活呢?更或者,净选盟负责人对其家庭与妻小等人,是如此的不负责任?

公开运用资金时间表

净选盟4.0之所以公布并非常简单报告,是因为净选盟负责人较早前对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债务课题的左右开弓,施压要求公开账目。如果净选盟4.0没有公开简单账目,将自打嘴巴。

净选盟鼓吹“改革”、“廉洁”、“透明”、“公信力”等等伟大字眼,附加净选盟曾向民众征求现金支援。

所以,净选盟负责人必须通过详尽的专业账目,来公开净选盟1.0至净选盟4.0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更必须公布和明文规定如何运用剩余资金的时间表。

如果没有类似的规定和时间表,净选盟负责人就必须归还剩余资金给民众,因为民众的献金,随着净选盟1.0至净选盟4.0的示威之后,已达至献金目标,以致净选盟再没有权力和理由继续收押属于民众的献金。

反应

 

灼见

【灼见】政府如何突破改革瓶颈?/翁爱嘉

11月20日,净选盟发布报告,为团结政府执政两年来的表现打出了45.8分的成绩,并评为“D级” 。这一评价如同当头棒喝,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虽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将低评分归因于“学习曲线”,但对选民来说,这样的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选民渴望的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而不是模糊的辩解。若团结政府无法尽快解决改革瓶颈,它不仅会失去选民的信任,更可能陷入执政危机,难以为未来铺路。

净选盟的评分揭示团结政府改革过程中的短板,尤其是在选举制度改革、公共机构透明化和公民自由等关键领域,进展严重滞后。尽管政府曾承诺推出如《政治资金法案》和《国会服务法案》等重要改革,但这些承诺迟迟未能兑现。不仅如此,匆忙推出的居家服刑法案因缺乏充分的公众咨询而饱受诟病。这法案不仅暴露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问题,更反映出政府在倾听民意和吸纳多方建议方面的不足。

优柔寡断改革停滞

尽管团结政府在国会中拥有一定的支持基础,但改革的停滞更多源于决策层的优柔寡断。相比马来西亚前两任首相,安华政府在兑现选举承诺和推动关键议题时缺乏明确的时间表和执行力。结果,选民对政府的耐心日益消耗,改革也被视为“雷声大雨点小”。

首先,政府需聚焦于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例如选举制度改革和反腐败措施。作为起点,《政治资金法案》和《国会服务法案》的通过是重建公众信任的关键。这些法案不仅能推动政治透明度,还能向选民传递政府重视改革的信号。此外,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并定期向公众报告进展,让选民看见实质性的变化。

其次,政策制定的成功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政府应改变“闭门造车”的模式,主动听取各界意见。通过广泛的公众咨询和公开听证,确保政策不仅符合国家利益,也满足民众的期待。居家服刑法案的教训表明,缺乏公众参与的政策,即使出发点再好,也可能因缺乏民意基础而难以实施。

此外,民间社会、学术界和媒体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政府应主动与这些机构合作,让它们成为政策改进的合作伙伴,而非对立面。尤其是在改革推进缓慢的情况下,来自民间的持续关注和监督能为政府提供动力,也能帮助政府更精准地调整政策方向。

改革需强大执行力

另外,改革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改革任务小组,确保每一项承诺都能落地生根。同时,通过优化决策流程、简化行政手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避免让改革停留在口号阶段。

尽管团结政府目前的表现未达预期,但未来两年仍有机会扭转局势。通过明确优先级、增强透明度、倾听公众声音,以及借助民间力量,政府可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向选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然而,选民的耐心有限,改革的窗口期也不会无限延长。唯有展现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力,团结政府才能从“D”跃升至“A”,重新赢得民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