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凯利10年前的警告/陈俊安

随着接种率高,确诊人数跌破5000,疫情似乎看到了曙光。

偏偏马六甲州议会突然闹内讧,已经解散议会,宣布了11月20日为选举日。

若甲州选举进行顺利,现任巫统主导的政府取得胜利,而疫情持续平稳,可以预见的是,“巫统+政府”将会乘胜追击,宣布全国大选。

来届大选的几个看点,一,巫统可否稳操胜券?二,土著团结党会否泡沫化?三,伊斯兰党能否再成为造王者角色?及四,希盟能否重掌政权?

然而,妄议谁胜谁负的同时,几个关键因素需摊开来检视。其一,18岁投票若落实,将增加约580万个选民,这会影响选举结果么?其二,城市化选民增加,会否打破巫统(国阵)的马来选票的垄断?其三,种族、宗教牌,还会是万灵丹么?

城乡选民大不同

一般的政治评论都认为,城市选民的增加,会对民粹的保守派巫统、土团党、伊党不利,但对希盟比较有利。因为希盟一直强调多元共生、政治改革、反贪、人权、绩效等课题,比较合城市选民的胃口。

凯利在10年前(2011年)的一场研讨会早已作出警告:“乡区选民关注的是地方发展、筑桥修路、温饱等(即:面包与牛油),但城市选民关注的是良好施政、人权、公民社会、反贪等课题。”

他摊开数据,当时的城市选民是50%,10年后,这个数字将提高到75%!他坦言,忽视这个课题,只满足于选民“面包与牛油”,将愚不可及地尝到失败的苦果。

不需要等10年后,7年后,希盟就印证了这点。

然而,是否就此乐观地看到再次“变天”呢?那倒未必,需知在谈论城市化选民的投票倾向时,往往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化的选民,固然比较理性、全面看待政治,也注重“良好施政、人权、公民社会、反贪等课题”。但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城市选民的投票率往往低于其他。

为何他们的投票意愿不强呢?可能是忙碌、对政治冷感,以及强调不投票的人权与自由。

呃,如此看来,谁也不能奢谈包赢啊!

 

 
 

 

反应

 

政治

开斋节视频露端倪 凯利“暗示”重返政坛?

(吉隆坡6日讯)前卫生部长凯利日前发布的开斋节贺节视频引发网民热议,原因是画面中出现通往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WTC)及国会的路牌,被视为其有意重返政坛的“暗示”。

这段视频由凯利与前巫统最高理事沙里尔韩丹为其播客节目《出去一下》(Keluar Sekejap)所拍摄。片中,沙里尔问凯利将在何处庆祝开斋节,凯利回应:“回原来的地方。”

随即,画面便切换至WTC和国会方向的路牌。

这一幕引起社交媒体用户广泛揣测,认为凯利或有意重返政治,并以此方式释放信号。

更有传言称,凯利已通过巫统双溪毛糯区部,呈交入党申请表格。然而,该区部主席拿督梅格菲尔杜兹已出面否认此事。

据《马来西亚前锋报星期刊》报道,梅格菲尔杜兹强调,区部至今未收到凯利的任何入党申请,但他认为该段视频足以显示凯利对巫统依然存有忠诚之心。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