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球踢回给人民/南洋社论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百物涨价。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就形成了。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向媒体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11月的通货膨胀同比增长 4%,其中食品通货膨胀仍然是主要因素,部分原因是熟食价格上涨。除食品外,餐厅和酒店的价格继续走高,增长至 7%,对比之下,而10月份为 6.8%。
对症下药降下物价
当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通胀率4%可说是低于欧元区的10%、美国的7.1%、菲律宾的8%、泰国的5.6%、印尼的5.4%和韩国的5%。
以我国国内各州相比,其中4个州的通胀率在2022年11月高于全国 4% 的水平,是布城的7.9%、雪兰莪 的4.8%、砂拉越 的4.7 和柔佛 的4.2%。其中纳闽的涨幅最低,为2.4%。
这点显示我国政府确实应该寻找对策,对症下药解决通胀问题,将物价降下来,减轻人民的负担。
令人意外的是,经济部长拉菲兹日前却发表“拒买贵货抗通胀”的言论,引起在野党及各界的非议。拉菲兹呼吁全国上下联手抗通胀,包括应避免购买价格过高的商品,以迫使商家降价,消费者也要为食物价格上涨负上部分责任。
拉菲兹的这番言论即刻引起反弹,平心而论,他的“抗通胀”的言论乍听之下似乎也合理。但这不是一位经济部长应该发表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应该是由消费者协会的领导或普通消费者在咖啡店高谈阔论,比较适合。
民政党署理主席胡栋强就调侃拉菲兹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对方在未执政前,物价上涨就责怪政府无能,现在当了部长,物价上涨却变成消费者的责任。
他在文告中说,身为部长,在国家面对问题,人民处于困境时,非但没有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丢回给人民,要人民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抗通胀论过于草率
马华中委拿督郭大雄也认为,拉菲兹重提“人民可以拒绝购买贵货”抗通胀,是十分肤浅的论述,无助人民摆脱通胀。
他在文告中指出,我国的食品及食材,有很高比例从外国进口,在马币疲弱及暴跌之下,涨风恶化在所难免,一般的平民消费者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认为,拉菲兹这番言论确实是过于草率了。对于中下层的老百姓来说,如果大部分的必需品都在涨价,老百姓的选择权是不多的。
政府应该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从根源解决百物涨价的问题,而不是把“球踢回给人民”,让人民自己“找吃”!
穆迪:针对性补贴电费调整 大马通胀料下半年回升

(吉隆坡24日讯)尽管大马3月份通胀创下4年多以来最低水平,但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指出,随着针对性补贴和电费调整,整体通胀将在下半年走高。
穆迪分析亚太区报告指出,随着政府削减燃油补贴并提高电费,未来几个月的交通运输、住房和公用事业等类别,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不仅如此,天气变化莫测,也是导致食品通胀高居不下的关键风险之一。
我国3月通胀率放缓至1.4%,其中,个人护理、社会防护、杂货杂项服务,以及餐厅与住宿组别涨幅都有所减缓。
大马统计局周三公布3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俗称通胀率)报告,显示大马3月通胀率为1.4%,相较于2月份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