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别让华教成为华社的宗教/黄子伦

许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来叙述自己学习华语的经历和感想,希望鼓励更多华人学生不要轻易(但还是可以)放弃学习母语的机会。时过境迁,今天华教奋斗道路上,大环境依然充满荆棘,而内部所衍生出来的弊病却未见好转。有感许多华人在本地长期被制度欺压久了,容易产生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许多不公事情得过且过,因此觉得有必要撰文继续讨论华教的普遍怪象。

首先,不要用悲情来绑架学生学习华语的动机。我能够理解许多华教工作者会不断宣传并鼓励身边的华人小孩学习华语,我自己也会如此。你可以说华语比较优美、可以说懂得华语会增加自身竞争优势、又或者说华语是让我们开启华人源远流长文化的一把钥匙等等。



然而,有一种做法,我是很难苟同的,就是把学习华语和民族命运绑在一块,认为任何华人子弟都背负着光复华语运动的使命。很多人不惜在各种管道宣扬学习华语的好处、并宣传说其他族群也学习华语,来刺激华人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甚至是变相鼓吹学生,在明知可能会让自己在升学考试中承担过高风险(例如:奖学金泡汤),仍要学习荆轲刺秦的自我奉献。

作为局外人,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读起来是荡气回肠,但实际上却是以随时赔上这个学生的前途为代价。讽刺的是,那些自称企业家的华人老板,又有多少个真的有在人事雇用,或是奖学金分配,有曾对这些为了考华语义无反顾却失败了的学生们,给予网开一面呢?我们这些看故事的,又有多少个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呢?如果都没有,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们考华语呢?

更何况,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上凡是有眼光的人都会为了能够分得一杯羹,而去学华语。因此,所谓光复华语的使命,是根本没有必要由我们来扛。进一步说,假设中国今天仍然一穷二白,凭马来西亚渺小的华人人口和低落的生育率,要靠我们来光复,简直比天地会搞反清复明还难。

第二,学校募捐和开销账目必须透明化和公开。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尤其当本地华教是长期被政府的教育政策忽略,华教可说是依靠华社那强韧的意志力才在这片土地,结出一颗又一颗的果实。也因为如此,华社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种放大政府的偏颇,并缩小内部问题的状况。

勿合理化错误行为



华社每次都给予华校很多捐款,但却很少会去询问这些捐款是如何被运用,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学校的账目有出入问题等等。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不能说所有的华校都有贪污舞弊的问题。不过当学校账目是很明显缺乏透明度,并不打算公开让大众可以自由、免费、方便索取的前提下,任何正常人都有理由怀疑这里头有猫腻。

第三,不要自己合理化错误行为。我知道今天很多华人家庭是双薪家庭,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忙碌,所以当遇到华校收取一些不清不楚的费用时,很多父母都倾向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勒紧裤腰带,或是压住自己心中不满的怒火,乖乖地缴付了那个自己怀疑买贵了的账单了事。

我是能够理解华人长期生活在一个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并奉行一国两制的土地,很多的黑白是非,我们已经疲于面对。但,不管是26亿,还是260块,买贵了就是买贵了,有些道理是千百年来都不会改变。如果今天有家长发表不满的声音,或是决定站出来对抗校方不合理的收费时,如果能力所及,就并肩作战。如果我们不能做那个在最前线作战的人,但至少我们也不要做合理化校方错误行为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对抗强权,但我们至少要有能力守护心中的是非观念。

让华教回归教育本质

总得来说,让华教回归教育的本质,只为有兴趣学习华语教育的人提供机会,而不是进行道德绑架;监督学校,以免其沦为有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给予其他人纠正错误的勇气,至少不要成为加害者。别让华教成为华社的宗教,这样不利于我们认清并纠正问题和继续进步。

反应

 

财经新闻

预算案箭在弦上 资金观望马股缺生气

报道:张康祺

中国“十一”国庆后复市,中港股持续在激烈波动中“吸金”,我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则面临外资出逃之象,市场静观2025财政预算案,投资者按兵不动也导致马股上周表现欠佳。

纵观上周5个交易日,除了周四(10日)在闭市时成功突破1640点外,其余4个交易日走势,皆在主力点位以下横摆。

债市压力山大

奕丰资本(iFast)投资顾问部助理总监谭成暐认为,本周市场料不会迎来重大消息,加之本地投资者仍在观望2025预算案,支撑点估计恐怕会落到1620点。

即使马股死守1630点关键水平,涨幅或许也无法突破此区间。

股市之外,本地债市近来是“压力山大”,主要归咎中国人民银行“开过金口”,市场对美联储持鸽派立场的预期又削弱,外资纷纷抽身出逃至中国在内的新去处。

谭成暐分析,本地面临外资出逃,是外围因素所致,其中包括中方政策变更,推动港股持续过往两周的高歌。

还有美国新一季业绩潮拉开帷幕,且打头阵的金融机构业绩,目前看来开了个不错的头。

本地稳健投资为主

“再加上最近令吉走强,市场伺机套利,所以本地外资有了出逃现象。不过无独有偶,区域内其他市场如印度,其实都有类似情况。”

“持续多久?我只能说,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不过Tradeview资本基金经理黄子伦看法则较为乐观,认为中港股冒现涨势并不出奇,可以归因此前估值过低,虽然北京的政策走向尚未明朗,外资的去处仍有待观察,但料不会过度冲击我国市场。

市场期许税税平安

本周就是2025预算案周了,市场人士的期许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掌舵的昌明团结政府,能在预算案聚焦财务、财政改革的面向。

相较于旧“税”重提,黄子论倾向优化资本利得税,因为现行的条规就包括,投资买卖海外资产亦须缴纳此税,他担心本地资金会干脆转移阵地。

“此项税制提出时,时任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面临的是严峻的财政压力,不过如今大环境改变了,却没有看见任何税制改革。”

“我认为应该直接废除部分条款,投资买卖海外资产别再征缴资本利得税,否则本地资金受限了,恐怕就不留在国内了,甚至可能转移至新加坡之类的市场。”

慎选外资

对谭成暐而言,稳住财政健康是重中之重,不排除预算案会对近来汹涌的外资,采取“精挑细选”的措施,同时设法维持令吉汇率、保证外汇储备充裕。

他相信预算案提呈后全新一年,投资主题料将继续保留在柔佛,并以东马市场的产业、科技领域为主。

针对马股短期走势,谭成暐预计,北京上周的大动作,美国也迈入业绩期,外资流动料持续至本周,马股可能会继续面临较大卖压,加之投资者静观预算案新政,预料市场将略显淡静。

本周利好:

●市场静待预算案

●外资出逃或止血

本周利差:

●北京新政策引发波动

●美国业绩潮不符预期

注意事项:

10月16日(周三):英国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10月17日(周四):欧元区9月份存款便利利率、欧元区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欧洲央行9月份利率决议、美国9月份核心零售销售数据、美国10月份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当周原油库存变动

10月18日(周五):中国2024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9月份失业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