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别让敏感课题无风起浪/南洋社论

国产威士忌“Timah”风波大体上平息。交通部长魏家祥博士13日宣称,内阁同意“Timah”无需改名,但厂商必须注释此酒名的由来,乃与锡米或采锡有关。

这场无风起浪的课题看似圆满落幕,可其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

疑团还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盘旋:类似风波,会再上演吗?

答案相信是肯定的,只要有心人继续兴风作浪,一有机会就炒作种族或宗教敏感课题。

何其可悲啊!大马独立已64载之久,种族之间的互信基础,怎么还是如此薄弱?

同样可悲又可恨的是,“Timah”风波宣告落幕,有政客竟然可以迫不及待地将矛头瞄准政府和马华,指事件之所以获得解决,全拜马六甲州选举所赐。

请问,要是“大马一家”政府还在事件上拖拖拉拉,是不是正中这些人的下怀,好让他们可在州选中有大做文章的黑材料?

但话说回头,政府在“Timah”课题上,也的确表现慢三拍;尤其是内阁,要是其一开始就能快刀斩乱麻,事件或许就没有燃烧开来的机会。

事实上,延烧中的事件,包括了吉隆坡市政厅、霹雳司南马县议会和吉打(建议中的)锡县的“卖酒禁令”,即吉隆坡杂货店、便利店和中药行11月1日起禁止售卖烈酒,司南马的便利店和商店,则从明年开始禁卖酒精饮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卖酒禁令课题应该尽快加以解决。非回教徒,特别是华人社会如今非常担心,他们可以卖酒、买酒及喝酒的基本权利将大受影响,甚至他日有丧失殆尽之虞。

相敬如宾是大马各族之间和睦共处的不二法门,回教徒对酒类的禁忌,大家应该清清楚楚,可同样的,华社以“喝喜酒”和“把酒言欢”的喜庆方式,也必须获得应有的尊重。

唯有如此,国民交融的精神才能真正显现,“大马一家”才不会沦为一个美丽的谎言。

反应

 

言论

农历新年应更全民化/南洋社论

一年容易,又是岁序交替时刻,马来西亚华社正紧锣密鼓迎接农历新春佳节的来临。

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悠远绵长。

岁聿云暮,2025年农历新春3周后将至,不管市道如何,即使年年难过年年还是要过。我国华人社会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厚,年货市场因应民众的需求而活跃,餐饮业也为感恩或收工宴应接不暇。大红灯笼的高挂,不论是期盼来年红红火火,或是百姓对过年火热的心情,那是人心最真实的反映。

不管顺境逆境,中华民族对过年总是充满信心,一年会比一年好。年关越近,年味越重,从家居扫除、年景布置、年货采购、家家户户或社会团体,过年的兴致也越来越高,越要把年过好。

每一个华人家庭,上至富豪下至平民百姓,过年绝对不会马虎,即使生活困顿,也要好好过年,期盼跨过一道坎,将晦气扫尽,将美好迎来,这是明天会更好的憧憬,也是根植在心深底处的信念。

全国的华人团体,无论是业缘性、地缘性或血缘性等等的组织,也都在张罗举办活动,为农历新春佳节增添意义。新多乡村不惜投入资金布置年景,将新村打造得亮丽焕彩,成为夜间吸引民众观赏或打卡的好地方。

多元节庆全民共乐

社团的新春团拜宴会或活动,更是未过新年已过年,打腊月起就捞生,即兴要旺又要发。团拜活动也是马来西亚华社亮丽的风景线,几百人或千人宴此落彼起,佳肴美馔、醇酒金猪,寓意丰盛与富足。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精彩的篇章,也是传承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许多社团或组织也趁新春佳节举办富有文化元素的活动包括挥春或书法赛,增添佳节喜庆之外,发扬中华文化的宗旨更值得赞赏。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国民的节日众多也多姿彩,而各种族之间的节日庆祝氛围也都在相互的影响甚至融合,这种众乐乐的风气形成马来西亚最吸引人的特质与文化,也是这个国家最自豪的全民共乐。

但华人社会也必须承认,文化、宗教和教育的差异,华族与友族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的不了解,相对的不了解对全民团结与社会和谐仍然是不小的考验。

文化交融团结佳径

在马来西亚,华族的新春佳节应该赋予更深广的内涵,应该是一个全民而不单是华族庆祝的节日。华人社会也许应该强化或通过与友族更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将华族庆祝的节日气氛带入其他族群里,让友族更加了解华族文化和习俗的内涵。

文化的交融是团结民心的最好途径,在许多政客蓄意将一些课题政治化的当下,华族应该扮演更主动的角色,加强与友族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真谛,消弭友族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