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招商引资/陈春福
新任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表示,预计在华人农历新年之后,安排代表团前往中国招商引资。
这名新任贸工部长认为,中国的投资对我国很重要,他已经和一些包括华为和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企业代表会面。
在全世界,区域性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马来西亚必须正视印尼、越南和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发展迎头直追趋势,认真鉴定问题所在,探讨我国在奖掖、官僚制度和政治局势对外来投资的影响,同时寻找解决方案。
不久前,出席德勤马来西亚联同《南洋商报》举办的经济论坛,中国的企业界,分享了马来西亚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也提出了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软肋。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克服,我们成天挂在嘴上的“优势”,非但不能让投资家“情有独钟”,可能还会继续让投资者“移情别恋”。
地方管理妨碍投资
许多中国企业家认为,大马拥有完整基建设施,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优越地理位置和亲商政策环境等优势,是马来西亚令外资动心的要素。
我国虽然在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不占优势,不过整体发展水平、经商环境、人才资源、企业素质等方面都不错,可以是大马在东盟,甚至整个亚太区域智能产品业务落地的先驱市场。
但是,人口基数、经济发展水平、法规和法律、贸易环境和政策是否友善,却也是中国企业家口中非常婉转的“遗憾”。
中国企业其实非常青睐大马,但当前政府和许多州属的管理政策各异,妨碍并限制了中小型中国企业来马投资的机会。我国必须消除这种各自为政的不统一现象,并且加速审批的时间。
近年来,人口庞大的印尼采取开放的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经济规模日益庞大,是东南亚最受看好的市场。大马这些年却一直停滞,至今无法突破发展中国家的窘境,要朝向发达国可能还不止一里路。
投资讲求和气生财
德勤东南亚中国服务部分析,中企普遍把东南亚视为一整个大市场,其实东盟十国都是不同的市场,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和有潜能的经济领域都各异。
马来西亚必须突显本身的优势,包括基础设施、高科技制造业、食品工业、物流和电子商务,并且对症下药将相关领域的行业吸引进来。
扎夫鲁是经济专才,深刻明白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除了吸引资金流入,也要引入专才。他直言我国人才有所不足,因此既要引进外资,也要引入专才。
现实很残酷,外资不进来,本地人才就会外流。如果既能将相关产业引进大马,也能引入高质量人才,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能扭转人才外流的趋势。
从中国企业和扎夫鲁的讲话,我国在吸引外资所存在的各种弊病不言而喻,中国企业转到东盟其他国家投资的原因也情有可原。
这几年来,我们不断换政府也不断换脑袋,某些政府高官还不时发表误导性言论。投资讲求和气生财,没有人要看人脸色和受窝囊气,你既朝令夕改,我又何需给脸,世界这么大,我上别家去!
扎夫鲁,看你的了!
维护国际贸易反击美国 中国博鳌论坛团结亚洲

报道:宋阳标、黄杰
亚洲多国代表在博鳌论坛上捍卫自由贸易,反击美国关税政策。中国正崛起成为经济制度的制订者,中国创新突破也正为未来产业设定标准。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全世界之际,美国对于国际贸易及经济规则的制订权正急速消失,越来越多的国家转而投向中国,让中国成为维护全球多边贸易的领袖。
3月下旬,来自60多国的约2000名代表于中国海南省博鳌镇参加本年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共商“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中国成为规则制订者
今年是中国提出“亚洲命运共同体”10周年,北京的政策制订者在论坛报告中指出,亚洲今年预计可实现4.5%的经济增长,远胜欧美一倍以上,并将占据世界48.6%的国内总产值比重(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其中,中国持续是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既是最大工业产出国,又在技术创新、服务业出口、金融转型等领域与新兴市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为亚洲新一轮工业革命制定产业及贸易标准。
北京强调,将会坚持对全球的单边开放,加强内需,并发挥中国的人工智能(AI)及绿能创新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3月31日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指,中国创新能力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据人工智能排名(AIRankings)最新发布的全球AI竞争力报告,在今年“深度求索”横空出世以来,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数量首度超越美国,标志着全球AI发展的转折点。
世界科学中心东移
该报告称,前10名中亚洲国家占有4席(新加坡排行第7、韩国第8、日本第10),展示了“世界科学中心东移”的趋势,而中国正成为亚洲的创新高地。
相比之下,特朗普把4月2日向全球加征关税的日子订为“美国解放日”,退出世卫组织及气候协议,削减科研资金以及对科学家进行政治猎巫,这种单边主义正使美国失去规则制订者的地位。
中国坚决维护开放市场,正崛起成为国际规则和产业标准的制订者。


丁薛祥:迈向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丁薛祥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称国家主席习近平10年前在此地发表《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讲话后,多次在出访亚洲国家、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场合,进一步阐述亚洲安全观、亚洲价值观、亚洲现代化等理念主张,不断赋予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新的时代内涵,为推进亚洲合作、共促亚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亚洲内部的团结成为了化解特朗普关税威胁的重要手段。在博鳌论坛的“释放区域自贸安排更大潜力”高端对话中,印尼前外交部长纳塔勒加瓦称,面对全球条块化的特殊时期,亚洲国家更积极地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潜力,他强调该协议代表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是推动区域繁荣的关键。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则称,当下的关键是要提升该协定的使用率,解决技术细节问题,加强技术合作,推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以及跨境消费等领域的发展。
知名学者郑永年则在“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分论坛上提倡,亚洲国家应该发扬所谓“亚洲精神”、“东盟精神”,秉持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美国可能挑动南海问题离间亚洲国家,他称“亚洲国家坐在一起,有事好商量”。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
丁薛祥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向“新”而行,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对广受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他表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些年来的快速成长壮大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正加快推进中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好法治环境。”

AI成焦点话题
延续早前中国的两会及习近平对民营企业家会晤的成果,今年博鳌论坛中多场会议也聚焦在人工智能及亚洲数字基建建设等议题,而AI模型“DeepSeek”更成为论坛嘉宾极热门的话题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就向记者表示:“我每天都在用DeepSeek,这是中国AI开源精神的象征。”
面对美国对华科技战,郑永年指出,过去很多原创技术确实来自西方,但是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原创能力,而“深度求索”的成功实质性地打破了既有技术垄断格局。
他说,“深度求索”不仅基于开源生态系统建构,其发展也秉承“开源精神”,让美国企业重启开源策略,预示着AI的发展正在进入中美双核驱动的新阶段,而在15年后,美国在很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
郑永年说,面对美国新一轮关税,中国企业显现巨大韧性。他指,中国企业的韧性经过多年贸易摩擦的考验,早已具备足够的抗冲击能力。
美国关税政策最终可能伤害更深的,反而是美国自身。例如,美国政界普遍承认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虽然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量对此打压,但是根本无法压制中国强大的产业能力以及厚实的工业基础。
中国制造五大成就
中国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在会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关于制造业发展极其重要的战略规划,现在回头看,经过10年努力,中国制造有了五大成就:一是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33%比重的存在,是美国制造的两倍,日本和德国制造的四倍;二是产业链体系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有唯一把全球大中小产业链600多项全覆盖的制造体系,并且其中有40%属于全球第一规模;三是产品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良好发展势头,2010年以前出口产品的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去年中国制造的总出口量比2010年翻了一番,且90%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四是整个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20、30年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去年6兆多美元(约27兆令吉)的进出口中加工贸易只占20%不到,70%以上是一般贸易;第五,中国制造并不是“闭门造车”,十年间引进的外资比上一个10年翻了一番,美国外资的最大吸引国,中国在十余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2。
过去多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工业产出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在产业链的下游,包括创新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规则制定、乃至充当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的角色等,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有主导地位。
然而,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下,虽然短期看来有机会促成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力,但是在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等重要领域中,这却是在消耗美国传统优势的做法,推动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的领导者,填补了因为特朗普的战略收缩而出现的国际权力真空。

李家超:与亚洲推动经济一体化
本届博鳌论坛中也出现不少“香港身影”,特首李家超在会上指出,香港是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最佳平台,并对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表达高度期待,指香港将深化国际合作,与亚洲各国携手推动经济一体化。
他在“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称,亚洲是全球增长的引擎,必须促进多边主义,拒绝保护主义,香港可在扩大自由贸易、简化海关手续上出一分力,形容多地合作如同“水涨船高”,指团结可带来积极变化和成就。
香港创科局局长孙东在论坛上表示,香港今年6月将与博鳌亚洲论坛合办举行“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探索海内外的新合作空间。
他说,创科局利用“深度求索研发出的“HKGAI V1”模型,希望可在今年推出,应用于法律、金融、医疗等。

世华集团是媒体伙伴
另外,香港的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世华集团)也首次成为论坛媒体伙伴,主席张聪和总编辑大马拿督郭清江也受邀出席。
世华集团是亚洲重要的华文媒体集团,旗下媒体含《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明报》与《亚洲周刊》。
博鳌本是弹丸之地,但却多年来成功举办享誉全球的论坛,对香港甚有借鉴作用。
香港在《基本法》下并不享有外交地位,这种“安全距离”却形成了推动如博鳌论坛般的“二轨外交”的制度优势:重要人物在港府的平台发言,既可获港府官方承认,在言论自由保护下为全球的共同福祉出谋献策,但又能制造缓冲空间,给北京的政策制订者更大弹性,激发更多有意义讨论以及回应国际上的批评。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