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劳资共商保饭碗/江振鸿

针对行动管控令,本该于3月31日结束,由于疫情仍严重,延长14天至4月14日。过后,疫情不乐观,再延 14天。

在管控令期间,除了冠病患者或死者及其家属之外,我想最大的输家,恐怕就是那些在管控令期间不得营业运作,员工薪水又得照付、员工有薪年假不得扣除,蒙受双重损失的是非必要服务行业经营者。



当然,一些人希望在管控令期间,不用上班或只是在家做一些无法为公司带来实际收益的工作,薪水照支。有薪年假不被扣除,只是损失了些许自由。但是,身为员工,与雇主关系实是唇亡齿寒。

如果雇主有什么“风吹草动”,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大家的饭碗,除非打工者在当前经济不景的时刻,还能迅速找到新工作,东家不打打西家。

在这同时,各政府部门也多次警告雇主们,必须支付员工全额薪资,不得強行扣除员工的有薪年假。

牺牲年假何足道哉

然而,首相日前在宣布推行关怀中小企业附加配套时,呼吁雇主和雇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协商在管控期间扣薪或放无薪假期,但是没明确地提及员工的有薪年假。



个人认为,相较扣薪或无薪假期会影响员工口袋收入的措施,有薪年假,恐怕是对员工“损害”最轻的方案,因为有薪年假意味着仍有全额的薪资可拿。

虽说唇亡齿寒的劳资双方,应共同携手渡此难关,但是身为员工的我们,也是得养家糊口。因此,当局何不允许雇主在管控令期间,在员工的同意之下,让员工放有薪年假?别忘了,管控令就算解除,不等同冠病疫情就此解决,更何况接踵而来的,恐怕将是因为冠病全球蔓延而造成的经济不景。

在短期内,相信大家恐也没闲情及闲钱要申请年假去度假吧?既然如此,身为员工的我们,与其公司撑不下去倒闭而失去了饭碗,牺牲区区几天年假,那何足道哉!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科技务农 抗变省力

国人恐捧不牢饭碗(下篇)
独家报道:林嘉珉 

继昨日探讨了要以长期政策来解决本地粮食供应的根本问题后,大马博特拉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诺希妲博士还进一步点出,我国农业发展始终难突破瓶颈的其他问题。

科技与设备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诺希妲指出,科技与设备研发和投入均是大笔成本,故有赖于政府与大型农业企业推动与推广。

同时,气候变化议程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温室效应威胁下,她认为农业领域所能采取的应对方式,就是缓冲与适应。 

“这是人类种下的恶果,每升温一度都可能导致各地作物产量下跌,又或是从未见过的病毒或虫害爆发,这些都可能构成所有农民从未见过的新挑战。若我们仍无动于衷,下场将非常糟糕。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缓冲与尝试去适应冲击,例如从事更多研发、配合天气一遍遍尝试更换务农周期,以及依靠科技帮助,找出最适应环境变迁的务农做法。”

她举例,农民可选择采用绿室、利用科技设备强化务农作业,并选用更耐旱、耐病与耐虫或收成更短的混种种子等。

推进种子研发 

“无论是为了更高产,亦或是更加适应环境变化,种子的研发都是必须持续进行的。”

同时,政府与相关机构也应该积极鼓励农民,采用气候智能型农业(CSA)模式,以智能方式务农,例如利用物联网(IoT)、感应器、自动化等技术。

“农业领域应该要采纳精准农业模式,以计算出作物最佳的成长期、收成期、所需光线、营养与水分、来实现尽量快与多的收成。这些可靠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支持,所得出分析结果可成为农民最佳务农建议。

“同时,政府必须开导与支持农民,尤其是成本方面。毕竟许多农民或出于不愿踏出舒适圈,又或有意愿却没规模与本钱,故需激励业者的热诚并提供援助,让他们真正踏实地进行转型。”

另外,科技的投用也可解决本地农业劳力短缺的燃眉之急。

她说:“我国毕竟早已实现全民就业,本就难以腾出太多劳力加入,因此更加需要科技减轻劳力依赖,例如无人机撒肥、农药与种子等。”

农业与农基工业部前副部长沈志勤也呼吁本地农民善用科技,争取如荷兰等科技大国,以先进与精准务农方式,小面积耕地与少量资源即可做到产量指数型倍增。

私企投资研发
推动优质农业

由于本地大部分农民仍属于小规模种植与养殖,财力自然显得薄弱。

诺希妲呼吁更多以盈利为导向的私人企业入场投资,为大马农业科技打造更完善的发展生态。

“例如耗时耗钱的种子研发,又或对农业领域其他的生态链支持,包括物流、冷链技术、肥料、土壤等等。”

同时,姚金龙指出,本应较难推广与发展的乳制品业,便是我国私企加入后成功推动的好例子。

在本地因成本等问题而难以盛行的牛只饲养业务,却在本地私人企业介入后,成功将鲜奶等乳制品自给率大幅提高。

“这就是私人界加入后所实现的佳绩,我们需要鼓励更多企业帮助推动高品质农产品生产。”

因此,他建议政府大力奖励私人投资者参与。

只见沃土起高楼
农民耕种叹无地

明明人口对土地面积密度低的我国,却在重要粮食作物种植方面,仍时有“土地不足”的问题。

诺希妲以稻田为例,称稻米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地,早年间政府曾规划重点土地供农民种植。不过,我国土地政策方面的弱点,导致许多合适种植的土地,转换为商业、住宅或工业等用途土地。

“在(合适)土地减少后,还要要求农民生产更多是不可能的,况且施肥的作用总是有限的。”

双威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金龙补充,尽管要取决于农作物类型,但重要作物仍需大片土地资源支撑,但大部分适宜种植的土地,却只“让路”来种植油棕与橡胶等经济作物。

根据Statista数据,我国稻米领域前年仅贡献整体农业2.5%。

他说:“政府应该另寻土地,规划供农民继续发展,毕竟我们是有充足土地的。”

对于这点,沈志勤建议政府妥善制定出好的土地政策。“我们需要保留农业地,不得让其轻易转换,而且各州属不同的土地政策,也通常对新加入者不太友善。” 

同时,他称许多农民只能拿到2年的土地租赁,随后要频繁去更新,在看不到未来前景之际,会有哪个农民真正敢砸大钱投资呢?

大马哪比越南差?

越南土地面积与我国相仿,在33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数量却是我国三倍的近1亿之多。

尽管如此,越南不止做到自给自足,更是全球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约有近九成稻米产量出口。相较之下我国似乎过于轻视稻米,且本地稻农地位不高,导致种稻人口大减。

稻米产量大输外国

同时,我国每公顷稻田产量只有3.2吨,远不及越南和印尼的5.5吨和5.4吨,更遑论中国的6到7吨。

诺希妲点出,这就是当地政府有在稻米生产政策方面下苦工的成果,从而帮助农民提高品质与产量。

“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越南有地域上的优势,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湄公河三角洲。这是非常适合稻米生产的地点。同时,越南作为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国际机构与组织帮助他们研发,例如国际稻米研究机构(IRRI)。”

她补充,这些机构所做的许多研究,大大提高农民知识,并改善作物收成速度、品质与产量。

滥用土地问题最大

问及我国是否有望仿效,诺希妲表示,其实我国已经采取许多行动与努力来提高本地稻米产量。

“三四十年前,我们就尝试研发出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的种子,科技方面不是太大问题,且已经投用机械设备。”

不过,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土地肥沃与滥用,且种子研发又是不能停止的耗时费钱马拉松赛跑。

另外,尽管政府通过农业推广机构如农业发展局(MADA)等来推广技术,但稻农盈利很大部分都被种子劳力等成本占去,导致稻农只能守好当前规模,无力再去投资或执行创新方法。 

农牧渔业改进空间

除了养殖技术先进的肉鸡与蛋鸡业,其他农畜业是否还有进步空间呢? 

 猪肉:政府撒手不理

沈志勤点出,政府也许是因宗教敏感问题,向来撒手不理养猪业。

“这导致猪农看不到前途,等不到政府帮助提升技术与设备,他们仍以传统方式运作。这个行业应该采用封闭式养殖场,好处是可以大大提高产量,降低非洲猪瘟传播的风险,还能做好卫生与环境保护。”

牛羊肉:本地难种植饲料

牛羊养殖相对耗时,且合适的牧草饲料难以在本地种植,故将原本就较高的成本进一步推高。

沈志勤说:“牛肉与羊肉都很贵,所以我觉得不应该鼓励消费。我们还是专注大马有种植与养殖优势的部分。”

 渔获:引入海养殖技术 

本地渔获来源分为捕捞与养殖类。

针对出海捕捞类,诺希妲表示气候变化对渔民影响很大,温差、风向、浪潮等都对鱼获影响颇大。 

科技方面,建议可采用高科技的回声探测仪、制图、远超技术等。

她大力推荐业者尝试引进近本地少见的先进海养殖技术,即以HDPE塑料管所设立的养鱼场,并配有自动化设备、感应器与海底闭路电视等。这在日本等地是非常常见的技术,能够更好的善用近海优劫。

储粮治标挑战大
自给自足才治本

大马目前只储备稻米,据农业及食品工业部长拿督斯里罗纳建迪博士说,我国米仓目前还足以应付国人7个月需求;我国每月稻米需求约22万吨。

至于其他食品应否储备,3位受访者均先点出设立新储备的最大难处——高额成本。

他们解释,无论是肉类或蔬果类商品,若设储备,就必须确认随之而来的庞大电费等是否值得,且能否克服管理、冷链物流等多方面的挑战。

沈志勤更苦笑说:“大马人就是爱新鲜食材,若从冷库取出,商品就易变得没人要。” 

姚金龙说,蔬菜类容易腐坏,也不太适合冷冻放久。

若要真正根除粮食危机风险,3位专家都异口同声表示,大马一定要“自强”,真正将所有重要粮食产品做到自给自足,从而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诺希妲说:“要做到这点绝非简单,但我们绝对不能放弃!”

设合作社农业盈利化 

粮食供应风险背后所有的问题环环相扣,但沈志勤认为确保农业实现盈利化,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大驱动力。

“在利益驱使下,农民才愿意养殖与种植,并不惜砸钱投资与研发来借此赚大钱。”

为此,他建议成立合作社。农产品需要有人购买,无论生产多少与多好,没人买就是亏本。但许多农民产量很少,所赚取利益也无法用来投资技术。

美国“新奇士”可借镜

“我们以美国百年‘新奇士’(Sunkist)合作社为例。合作社集合了所有大小橙子农户,大家出钱合力聘请专业行销人士,到全球不同市场调研各地口味偏好及开拓新市场。

“同时,合作社内的成员共享技术,合资研发与实验等,从而大量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让所有成员一同赚得盆满钵满。

“本地农民可选择合作社模式,集合大家的力量,一同为大马创造品牌,这样在解决国内需求之际,还可将多余产量往外销售。”

更妙的是,供应过剩的时候,除了能确保大马粮食安全,本地人还可以更廉价购得食品。

年轻人务农胜过打工

沈志勤鼓励年轻人务农,“农业是长青的业务,我遇过很多菜农、猪农和鸡农,收入都胜过在大城市打工。” 

他表示,年轻人愿意采纳新科技的心态,正是本地农业发展重要的一块拼图。 

随着本地农民老化问题浮现,他也特别鼓励农二、三代返乡接手长辈业务,可在现有基础上考虑如何增值。 

年轻农民有可烦恼? 

郑康哲:开销不小 收成难测

遇上疫情爆发导致剧组工作变得不稳定,现年28岁的郑康哲毅然辞工,返乡并与有务农经验的伙伴合作种植香蕉,目前农龄1年。

郑康哲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尽管伙伴有经验,但在学习过程仍旧遇到诸多不顺,包括从地形规划到果树状况施肥等,尤其很难系统性学习到伙伴无法言传的务农经验与知识。

“同时,在初加入时,一笔接着一笔不小的开销,更是让人感到恐慌,毕竟需等果树成长期,且最初很难预测到收成时市场是否好价。”

不过,靠出力为地主照顾园地来租赁土地的他表示,扩展果园规模是能做到的,惟劳力成本昂贵且短缺才是最大困扰。

另外,尽管入行不久且还未见到太多回报,但郑康哲仍出钱添购一台农用无人机,从科技角度解决人力问题,并希望未来可凭借这项强项,与其他老一辈农民合作。

陈家伟:付费学习 难遇良师

同样28岁的陈家伟,从小对种辣椒感兴趣,加上看到成功者的报道,故选择加入;目前有两年半辣椒种植经验。

与合作伙伴都是“农一代”的他,选择了先进的滴水灌溉种植方式。

他受访时说:“我们加入后发现,本地种植户都不太愿意分享技术,多数连园地都不让参观,只有少数年轻园主才肯分享。”

因此,他们在最初花了高昂学费,向业内高手学习,惟实际上没掌握到任何技术,只单纯高价购买对方调配好的肥料、农药和菌药等,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尽管政府有开办许多课程,但他发现教学者只是照本宣科的讲师,故环境(土壤、湿度等)稍有不同,学习到基础内容就无法灵活应对。

至于政府线上申请的津贴,更是对不谙国语或网络者不友善,就算申请通过但派发效率也很差,无法让农民及时应对问题。

再来,在资方眼中经验浅薄的他们,总是无法让投资者和银行放心,因此容易碰壁。

他表示,在通过投入许多资金来做数番尝试与失败后,当前好不容易才对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

相关新闻:【独家】粮食安全暗流汹涌 国人恐捧不牢饭碗(上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