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权益无关大局/章龙炎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言,许多人(包括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只记得一些技术的东西,没有掌握经济学精髓。这就好像一个人满腹乐谱,却从来没听过音乐一样。
有了弗里德曼这席话,我就不需要担心给人说不懂经济学了。
经济学其中一个最重要字眼是“稀缺”,另外一个是“成本”。经济学可以说是研究分配与使用有替代用途的稀缺资源的学问。
因为事物稀缺,就有成本的问题,也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任何选择,都会排除其它选择。任何“交易”都涉及成本,比如你选择换政府,也需成本。
大马华人擅长经商,举世知名。按理,他们会很在意成本,包括政治选择的成本。按理是这么说,实际是绝大多数大马华人在政治上“不计成本”。
权力是政党终极“盈利”
政治的主轴,是处理利益的冲突。利益的冲突从何来?稀缺的资源。要了解政治的运作,不能忽略因资源稀缺而引起的各种冲突。
在组织政府的争夺赛里,取得权力是政党的终极“盈利”。极端地说,政党可以不计成本取得执政或者参政权。
在马来西亚,族群政治还是主轴;不管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族群利益及权益应该是最大的成本,也就是特定族群需要追求的最高价值。
各政党组织政府后,在制定国家整体发展时,必需包括此因素并在两者之间协调,以取得一定的平衡,勿让狭隘的族群利益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
大多数华裔深信换政府,总不比换政府好。他们还以为稳定发展不是华人利益的一部分,平权政策对华人是百害无一利,以为贪腐是我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忘了这是“交易”的成本),还无限放大选举制度、环保、教育制度(尤其涉及所谓的母语教育)等等的不足与缺陷。
追根究底,对国阵的憎恨,促使他们把换政府当作的终极本钱,因此照单全收非国阵联盟的“政治配套”,即使这个配套明显地对华裔不利。
之所以不利华裔,是因为华裔认为我国政治“应该”超越依然根深蒂固的族群政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华裔权益是华社的稀缺资源,有其他替代用途,其中之一是政治谈判(交易的筹码)。但是,大部分华人在过去10多年来,却认为华人利益只有单一用途:倒国阵。
也就是说,是华人自己以削弱华人权益换取“改朝换代”,还天真地以为这是不需要代价或付出成本的。结果是旧的不去,新的没来。
即使有些华裔知道这个残酷的事实,但大多数“大局”着想,眼不见为净才是上上之策。
华人权益,无关大局。或者说,为了大局,就不要再提华人权益。
辛苦你了,陆兆福/章龙炎
雪兰莪州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事故,民主行动党发起募款运动受到各方责难,该党秘书长陆兆福反击说这些人不帮忙的话就“闭嘴”。
他后来接受《当今大马》专访,解释了行动党用党的银行户头接受募款运动的前因后果。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建议是由雪兰莪州蒲种区国会议员兼行动党宣传秘书杨美盈提出的。
这起事故的发生地点位于莫哥打拉惹区国会选区(国会议员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及蒲种国会选区,但身为森美兰州芙蓉区国会议员的陆兆福却比这两个选区的人民代议士还热心。
此外,陆兆福是交通部长,在这事故上比房屋及地方部长倪可敏积极得多。不只如此,陆兆福还很得意地说他一星期去了三次。根据媒体报道,倪可敏是在事发9天后才短暂出现在事发地点。
还有,陆兆福表示,内阁并没有委任他处理灾后事宜。可是,在此事故风头最劲的却是陆兆福。
单就这几点来看,“昌明政府”没有在最快的时间内设立一个专门处理灾后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以便能够更全面地协调灾民方方面面的需要、彻查并追究责任及统一发言,其实才是让许多民众对此事故善后工作有诸多责难的真正原因。
官方消息不全面
像这样的事故,民众想知道的首先当然是事发原因。然而,官方的消息不但不统一,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发布不实的消息。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试图混淆视听的消息。官方的消息不可靠不全面,政府怎能怪民众通过其它管道获取讯息,怎能怪民众对火箭作为执政党却通过党的银行户头募款有意见呢?
要是昌明政府真的知道什么是危机处理、问责透明,没有理由不知道协调工作的重要。
从陆兆福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将灾后处理工作视为“出钱出力帮忙灾民”,不断为行动党发起的募款运动辩护,还以发扬社会团结为理由,几乎没有提升到公共行政及相关的良善治理层面为依据来看,可以证明昌明政府不知道,或者更严重的是不屑从灾难中建立处理危机的信誉。
政府需追究责任
一句话,政府需要向人民明确无隐瞒地交代这事故,追究责任。这是它的责任,不是推卸责任。
至于可能因为宗教信仰、同理心或者是对政党的支持而捐钱或者批评,那是他们与其宗教的最高主宰、良心或者政党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公共行政和良善混为一谈,试图混淆视听。也就是说,在涉及公众利益的事,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
这样的信誉没有建立起来,民众当然要担心如果往后发生类似的事故——我当然是祈祷这样的事故不会再发生。他们还会以此次事故为参照,质疑昌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除了自己,还能怪得了谁?
所以,辛苦你了,陆兆福,但还需多加努力,昌明政府非常需要你,你的党同志更加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