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小师资荒?/利亮时

2015年9月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表示,有信心处理华文小学(简称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并明确对外宣誓2016年开学时华小可全面摆脱师资短缺的问题。2018年刚过几天,张盛闻对外表示,今年起国内微型华小的辅助教师将改为普通教师,并调派至缺乏教师的学校。

我们对于张盛闻积极作为应该给予鼓鼓掌,然而这个长达逾三分之一个世纪的老问题,并非如他在2015年所言这么容易解决的,他在2015年发下的豪言基本上仍待时间的考验。



按照张盛闻所言,目前国内华小仍面对师资短缺的问题,其中柔佛州就高达159人,雪兰莪州是156人,吉隆坡108人和森美兰67人。上述数据显示,2016年与2017年应该都仍存在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不然不会到2018年仍有师资不足的问题。张盛闻需加把劲来处理这个华文教育的老旧议题,尤其是未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面对全国大选的到来,如果当初信誓旦旦,但仍无法解决此议题,势必冲击马华公会原本就不被看好的选情。

非单纯教育问题

华小是华文教育的基础,设备不足、经费有限、师资缺乏一直困扰着华小,使华小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马华公会从建国至今,一直都有党领袖受委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一职,但是历经多任副部长依然无法根治此问题,这是相当值得深思的。华小议题基本上并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其存在族群与政治的因素,这使得问题无法有效的处理。

笔者长期研究国内的华人社会与教育议题,很清楚要处理华小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这个议题的症结点在于执政党本身对此的态度。张盛闻虽积极去处理此事,但是若没有上级单位的积极配合,只能达到头痛医头的治标效果。执政党执政了一甲子,在教育问题一直希望朝单一化方向前进,问题在于独立前的妥协政治,让教育出现了多元的路向,由于执政者一直无法转念,使得问题依然是处于无解的状态。马华公会作为执政团队的一员,势必承担这个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者为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反应

 

文教

马华:抹杀华裔先贤贡献 反对敦翁毓麟华小更名

(八打灵再也8日讯)马华反对教育部将敦翁毓麟华小更名为“金务大湾(Gamuda Cove)华小”的决定,并指有关决定违背华社意愿且抹杀华裔先贤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指责行动党未能捍卫华社利益。

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指出,早在2017年,国阵政府批准的“10+6新建与搬迁华小计划”中,9所新建华小以华裔先贤命名,这是对华裔历史和贡献的重大肯定。

张盛闻强调,不论哪个政治阵营执政,这一决定都不应轻易更改。

“然而,在希盟首次执政期间,敦翁毓麟华小却被改名为金务大湾华小。直到最近这所华小举行动土礼时,其校名已显示为金务大湾华小。”

他指出,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昨日在国阵成立50周年庆典的演讲中提到此事,并强调教育部应尊重历史,保留原校名。

他续指,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回应表示将把此问题带入内阁讨论,并捍卫国阵政府原本的承诺,要求恢复敦翁毓麟华小的原名,也反映了国阵的正式立场。

陈德钦斥默许改名

“火箭没为华社争取权益”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对行动党提出严厉批评,指责该党未能为华社争取权益,反而默许教育部的改名决定。

他质疑为何行动党的内阁部长和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对这一决定视而不见。

“为何行动党的内阁部长们,以及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对敦翁毓麟华小改名的决定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华裔选民在大选时满怀希望把命运交托给行动党,结果换来的是什么?是行动党的静静、假装看不到、还是选择性眼盲?  

“尤其是黄家和,作为华裔副教长,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面对教育部将敦翁毓麟华小改名的事,到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根本不敢反对?”  

他指出,作为华裔副教育部长,黄家和应当积极反映华社的声音,而不是对教育部的决定袖手旁观。

陈德钦认为,行动党在此事件中的消极态度揭示了其“虚伪的面具”,并强调幸好魏家祥挺身而出,否则华社可能对此问题一无所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