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小易名之深思/南洋社论

三所华文小学因易名问题引发的争议,再次触动了华人社会对先贤贡献的珍视与文化传承的敏感神经。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命名权之争,更是关于历史文化传承、华裔对国家贡献的承认及尊重的深层次问题。名字之于学校,不只是一个符号或标签,而是历史记忆、文化根基与社会认同的重要载体。

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以华裔先贤命名学校的初衷和意义。当年,国阵政府与马华公会争取的“10+6”华小,其中3所学校以敦翁毓麟、敦林苍佑和郭鹤尧三位先贤的名字命名,是对他们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华文教育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

这不仅是对先贤精神的纪念,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提醒后人铭记先辈的努力与牺牲,激励年轻一代承继奋斗精神。

然而,改名事件在2018至2019年间发生,引发诸多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学校名称的更改是由出资者建议,还是教育部在特定政治背景下所批准的决定?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指出,尽管出资者有权建议命名,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教育部手中。因此,在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任内批准改名,实属不妥。这一立场引发民主行动党领袖的反驳,甚至有人质疑马华为何不在接任教育部副部长时将学校名称改回原状。由此,一场关于责任归属与政治立场的口水战愈演愈烈。

然而,在这场争论的喧嚣背后,我们更需要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华裔先贤的贡献为何值得被铭记?二是为何学校名称的变更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

华裔先贤贡献不容忽视

首先,华裔先贤为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敦翁毓麟、敦林苍佑和郭鹤尧三位先贤,分别在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学校,是国家对其贡献的肯定,也是华裔社会与国家历史的交汇点。这样做,不仅彰显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更能激励后代追随先贤的脚步,肩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

其次,学校名称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

华文教育之所以能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离不开无数先贤的努力与奋斗。学校名称的更改,无疑是对这种文化认同的模糊化,甚至被视为削弱华社历史贡献的象征。

因此,华人社会对改名事件的强烈反应,既是出于对先贤的敬重,也是对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忧虑。

面对这一问题,现任教育部领导层责无旁贷。

教育部长法丽娜及副部长黄家和应该正视华社的诉求,重新审视学校名称改动的合理性。尤其是黄家和,作为华裔代表,更应展现担当,明确表态是否支持将三所学校恢复以先贤命名。这不仅是对华社的交代,更是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尊重。

教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学校的名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它背后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象征,却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我们认为,恢复三所华小原本以华裔先贤命名的名字,不仅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更是对国家多元社会共存共荣理念的具体体现。

最后,我们呼吁各界政治领袖摒弃口水战,回归问题的本质。无论是政府还是出资者,都应以教育与文化传承为重,让这场风波早日平息,让三所华小的名字重新焕发出先贤精神的光芒,照亮莘莘学子的成长之路。

反应

 

言论

再谈华小命名学/罗汉洲

话说,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指责民主行动党没有认真落实10+6增建、搬迁华小计划,甚至丢失了陈嘉庚华小。

马汉顺又说,他担任霹雳州行政议员8个月就找到2500英亩土地供州內9所独中作为以地养校之用,行动党什么都没有做到。

尽管很多人不喜欢马华,但我们不能以人废言,马汉顺是在摆事实,他为霹雳州9所独中找到养校的土地确实是事实,并且把231万令吉地价减到1万800令吉也是事实,而目前已执政2年的行动党在落实10+6计划却显得举步维艰,这也是事实。

10+6增、迁华小计划是马华在2017年11月宣布,且国阵政府交由马华统筹统办。惟国阵却在翌年下台,马华乃“出师未捷身先死”,10+6大计理所当然交由行动党执行。

当时受委为希望联盟教育部副部长的张念群宣布增建、搬迁计划不只是10+6,而是10+6+10方案,希盟政府共增建与搬迁26所华小。

此言一出,整个华社欢声雷动,“拍烂手掌”,马华顿时黯淡无光。

2022年11月,希盟联合国阵登台执政,行动党此时却绝口不提10+6+10宏图大计,只提马华的10+6计划,惟在落实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为什么?

马华在2017年只有7名国会议员及11名州议员,被讥讽为7—11连锁店,但却为华人争取到10+6计划的丰功伟绩,拥有40名国会议员及24名州议员的行动党竟在落实10+6计划却举步维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力不能及?不可能吧,它在政府中拥有最多国州议员呢。

马汉顺还说,行动党若有能力,用他们领袖的名命名华小也没有问题。

这话可大有商榷的必要,如果新建华小的一切经费,从校地到校舍、设备、桌椅、操场等等全由某政党负担,没有向民众筹款,那么用它的领袖名命名该新华小尚且说得过去,但如果用公帑或众筹兴建,可就不由政党说了算,政党不能用公众的资源为本身歌功颂德。

非所有领袖配享太庙

尤其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政府领袖都有资格配享太庙,也不是每一个党领袖都有资格“吃冷猪肉”。有些党领袖可能为党创下大功大劳,也为国家出了大贡献,但在维护族人权益方面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更有些政党领袖在维护族人的母语权益方面的表现令人痛心疾首,如果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华文学校,无疑是纪念不该纪念的人。

1950年代中期,华巫印三族领袖共谋争取独立,那时候的华裔政治领袖几乎清一色都是英文教育出身,他们不谙华文华语,甚至连祖籍方言也不大会讲。

他们不能了解华人热烈爱护母语的思想,华人要求把华文列为国家语文之一,一名华裔政党领袖(后被委为联盟总秘书)竟然说,华文是很难学的语文,我自己就学不来,所以他不赞成把华文列为国家语文之一。

又有一名领袖说,这里不是中国,为什么要列华文为国家语文;这几名华裔领袖都与东姑阿都拉曼、敦拉萨同一个时期的人,都属于开国元勋,其他如“铁树开花”、“我学了爪夷文更像马来西亚人”、“只区区三页就如世界末日”等等,讲这种话的党领袖,如果用他们的名字为华校冠名,岂非嘲笑华人的母语教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