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生育率堪忧/江振鸿

农历新年期间,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再次“煞风景”,公布数据指2024年虽是传统上华裔生育率较高的龙年,但我国华裔人口生育率却再创新低。
过去几年,华裔新生儿人数已不足全国总新生儿的10%。这意味着二三十年后,当这一代新生儿长大成人,而老一辈凋零后,我国华裔人口比例恐将跌破10%。
如今,在华裔占全国人口约22%情况下,华裔权益已面临重重挑战。若这一趋势持续恶化,未来华社的生存与发展将更加堪忧。
我不想再“多事”劝导华裔年轻人多生育,因为许多适婚华裔青年选择独身,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承担组建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
宁养宠物不愿生育
有人认为养儿不一定能防老,但至少老来仍有子孙相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如今不少年轻人一边抱怨养育成本高昂,一边花六七千令吉买最新款手机,或随时随地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毫无压力。
更甚者,许多人宁愿养宠物也不愿生儿育女。一些宠物狗的饲料开销,甚至比我女儿的奶粉还贵。这种现象,足以让人深思。
我也不再“多事”劝导年轻人多生育,因为连依靠华裔选票的民主行动党,似乎都不关心华裔生育率下滑的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未来自身的政治生存危机。
讽刺的是,许多华裔国州议员与领袖本身也保持单身,没有以身作则。
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同样的,在农历新年期间,我出席了几场华团的新春团拜,发现华团对华裔超低生育率问题避而不谈,既无实际行动,也毫无表态,仿佛二三十年后年味变淡、传统文化后继无人都不值得关注。
届时,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槟城姓周桥拜天公庆典,还能维持如今的盛况吗?
最后,我更不想再“多事”劝导年轻人多生育,因为许多父母似乎也无所谓能否抱孙。他们对家里过年过节的冷清氛围毫不在意,任由团圆饭缺少孩童嬉闹,年味逐渐消失,家中死气沉沉。
生育与否,终究是个人选择。但当一个群体的生育率持续低迷,牵涉的就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族群的未来。我们是否该对此有所反思?
华裔减少后的经济局面/江振鸿
由于不少华裔年轻人不愿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我国华裔人口比例及人数下滑,是铁一般的事实。因此,身为余业投资者,我也有必要未雨绸缪,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首先,投注博彩业项目肯定是不能碰了,因为如果以目前国盟伊党获得大部分马来选票支持的政治局势没有改变的话,作为我国非回教徒最大群体的华裔人口比例的大幅度减少,预料将导致绿潮继续壮大。
一旦更多的州属甚至是联邦政权被绿潮攻陷,根据目前投注站于国盟4州所面临的“命运”来看,投注博彩业在我国的前景堪忧。
第二,非清真行业例如猪肉及酒精的市场,也将随着作为我国非回教徒最大群体的华裔人口比例的大幅度减少,逐渐萎缩。
所以,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前景也不佳,恐怕不能作为长期的投资目标。
第三,除非是自住,否则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最好也不要购买豪华房地产。
大家不妨去买那些屋价超过50万令吉的社区观察,应该就不难发现其居民是以哪个族群居多。所以,我们且就不自欺欺人。
虽然有一些友族非常富有、华裔非常贫困的特例,但是多个数据显示,华裔的经济及消费能力是我国各个族群之最。
因此,如果华裔人口比例大幅度减少,日后这些豪华房地产恐怕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第四,宠物业前景肯定可观,因为不少华裔年轻人宁愿养宠物也不愿生小孩,即使饲养这些宠物的费用往往比生养小孩还来得高。
第五,虽然因为有关当局的一些操作,包括早前的强制清真认证议题,让大家一听到清真两个字就心生疑虑,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随着回教徒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清真行业于我国情势一片大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也有不少回教投资基金崛起,以迎合投资市场上的需求。
这些回教投资基金却只能投资于符合回教教义的清真行业或股票,加剧了非清真行业的没落。
最后,不少高学历高收入,虽有能力养育孩子,却又不愿承担养儿育女责任的所谓单身贵族及丁克族,一旦步入无儿无女在旁的老年,收费昂贵的高素质私人疗养院应该就是最好的归属。
这些私人疗养院如果有上市集资,其后市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