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卫生部数字化大势所趋/曾志涛

万众瞩目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出炉,这是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在昌明大马理念下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也是有史以来数额最庞大的财政预算案,其中2891亿为行政开销,990亿为发展开销。

近日国内医疗体系频传医生离职,病床不足,各大政府医院急症室不胜负荷等,让人极度关注安华有什么短中长期方案解决卫生部的燃眉之急。

了解到国家卫生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性,安华这次财政预算案给卫生部的拨款仅次于教育部。相比于去年,卫生部今年的拨款增加了39亿,共获得363亿令吉的拨款,其中的30亿将被用作聘请医务人员用途。

信息通信拨款增十倍

值得关注的是,卫生部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方面的拨款从去年的约1130万令吉激增至今年的1.17亿令吉,增长了约十倍。

这笔拨款其实来得正是时候。医疗网媒CodeBlue报道称,士拉央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日前在卫生部未能升级该医院的信息系统后,面临崩溃。

一位曾为士拉央医院开发备用健康信息系统的医务人员表示,该医院现有的系统只能在微软XP视窗上运行,因此安装其他软件时都必须向后兼容XP视窗。

柔佛州苏丹依斯迈医院一名药剂师最近在推特上表示,该医院仍在使用已经超过20年的微软视窗系统。

卫生系统数字化其实是大势所趋。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至2025年里的《数字卫生保健全球战略》里提及了数个战略目标,包括推动数字卫生保健知识传播,优化国家数字卫生保健战略,及倡导以人为本的数字卫生保健技术。

2020年,《柳叶刀》刊登了一篇新加坡医学数字化研究。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这一高端数字技术,评估其在为糖尿病患者诊断视网膜病变方面的经济效益。

研究使用了三种模式:全自动筛查、半自动筛查和人工评估。其中,半自动筛查是成本最低的,每位患者平均每年耗费62美元。相反的,人工评估是最昂贵的,每名患者每年平均需花费77美元。

据估计,采用半自动筛查模式可以每年为新加坡卫生部节省近50万美元,约占目前筛查费用的20%,令人瞩目。

远程诊疗省时免拥堵

其实在冠病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国内医院已开始实行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即远程诊疗来减少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远程诊疗对于非急性和长期病人相对有用,既可以减轻卫生系统的拥堵,还可以省去车费和时间,一举多得。

因此,安华这次为卫生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拨款来得及时,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设下的目标相符。虽然卫生系统数字化的经济效益可能短期内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于资源和人手短缺的卫生体系来说,可能是一场及时雨。 

反应

 

灼见

政府开源节流才是正道/曾志涛

国库控股研究机构近期建议将现有的T20、M40和B40收入分类调整为T30、M50和B20,以更符合当前的经济状况。然而,这种调整能否真正地反映现实情况,值得商榷。

首先,这种一刀切的收入分类忽视了城乡和家庭成员人数的差异。例如,一个月收入7000令吉的家庭在乡村地区可能生活宽裕,但在城市地区,尤其是有子女的家庭,却可能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

更重要的是,把收入群体重新定义为T30、M50和B20,将导致需要援助人群的比例缩小。这种“数字游戏”看似为政府减轻了补贴压力,但实际上却削弱了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与扶助贫困的承诺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政府要缓解民生的经济压力,必须正本清源,从问题的根本入手。

首先,政府必须在国库开源方面做出努力。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近年来积极出访各国招资,其中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在2024年前三季度获得了403亿令吉的投资承诺,但实际投资额只达225亿令吉。

政府必须致力于将承诺投资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与简化繁文缛节等方法,以提高承诺投资转化率。

其次,财政节流方面也是关键。《2024年第三系列总审计司报告》指出,第12大马计划中有169个项目出现延误,并且预算超支问题严重。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项目支出金额达到2319亿2000万令吉,超出批准拨款约92亿令吉。

政府必须认真看待这种缺失,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管,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机制, 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长远来看,提升国民收入和推动经济转型是解决经济困境的根本之道。2023年推出的《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为国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计划在航天、化学和石化、制药、数字经济,以及电子与电器5大领域投入950亿令吉,推动工业升级和提高工资水平。

然而,工业转型的成功取决于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执行效率。政府必须确保这些投资真正被用于创新和技术升级,而不是停留在纸面计划。同时,政府必须注重人力资源培训,确保劳动力能够胜任高附加值岗位。

最后,通货膨胀是民众最直接的经济压力来源。2025年财政预算案提出针对性补贴计划来优化RON95汽油补贴,以提高补贴的效率和公平性。

避免负担转嫁消费者

然而,这种调整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并对低收入群体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谨慎评估。此外,国能调涨电费14.2%的建议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骨牌效应。

因此,政府有必要认真审核国能的建议,或通过较低幅度、渐进式的方式调高电费,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避免企业将不成比例的成本上涨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总的来说,与其重新定义收入群体,不如聚焦更实际的问题。只有采取实质性行动,解决结构性问题,我们才能让人民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否则,再漂亮的数字游戏,都难以掩盖生活成本高企和收入增长滞后的事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