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亚洲新强权/张优杰

印度于1月26日庆祝其成为主权民主共和国的75周年,展现出成熟大国的实力,其国际影响力迅速上升。
根据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发布的《2024年亚洲实力指数》,印度已超越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亚洲第三大强国。
这一指数涵盖6年数据,被视为迄今最全面的评估。
此外,《2025年全球军力指数》(Global Firepower Index)将印度列为全球第四大军事强国,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人口红利是核心竞争力
印度的军事实力得益于持续增长的国防预算、现代化建设及庞大兵力储备。2023年,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军费开支国,军费较2022年增长4.2%。
印度在国内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优势明显。人口红利是其核心竞争力,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小时新增2651名新生儿,远超中国(1016人)和美国(418人)。
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的国防和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不仅强化与美国、日本等“印太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的合作,也因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使美印关系更趋紧密。特朗普长期以来支持莫迪,而美方在制衡中俄方面对印度的依赖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日本因经济衰退和人口停滞,其亚洲实力排名已降至第四。印度则在全球资源竞争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亚洲实力指数》指出,美国仍占主导地位,但面临中国的军事挑战,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趋于平稳。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印度正加快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与“自力更生印度”(Atmanirbhar Bharat)等政策,推动印度向工业和科技强国迈进。
军事与科技高速发展
在国防领域,印度加快现代化进程,集中发展导弹系统、核能力和海军力量,提升地区安全主导权。同时,印度在数字科技、太空探索、可再生能源和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逐步确立其全球科技强国地位。
人口红利为印度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到2030年,印度预计将拥有全球最大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尽管印度崛起势头强劲,但仍面临多重挑战。印度在全球影响力仍受地缘限制,尤其是在马六甲海峡以东的区域,短期内难以全面取代中国的地区优势。
此外,社会经济差距,地区发展不均,影响印度经济的持续成长。同时,印度的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仍不均衡。
在全球权力格局重塑之际,日本影响力因内部停滞和外部竞争加剧而下降,而印度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俄信任印度甚于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失,使其难以维持过去的高速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向“非中国中心”模式演进,为印度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印度正成为地区经济与安全的关键支柱,在维护区域和平与秩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去,印度和日本在战略上共同制衡中国,但如今,印度凭借更全面的实力,正在成为亚洲的新主导力量。
印度还拥有广泛的盟友网络,与中国相比,在全球战略中更具韧性。俄罗斯仍是印度的重要伙伴,其对新德里的信任高于对北京,这不仅源于历史因素,也因中俄关系中仍存战略猜忌。印度对俄罗斯的支持在北极战略布局和应对西方压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首尔的新权力与安全困境/张优杰
韩国高层领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3次更迭,以致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的持续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
这一新的动荡将历史经验和视角带入了韩国丰富多彩的过去。
几十年前,铁腕领导人通过武力夺取并维持权力,但此后该国已转型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民主国家,尽管偶尔充满喧嚣。自1987年拥抱民主以来,资本主义和民主改革的镜头下出现了新的社会转型。如今,大多数公民决心不再回到戒严法带来痛苦回忆的时代。
尹锡悦为他的戒严令辩护,称其为合法且旨在应对“反国家势力”,但他在宣布戒严前就因经济疲软和围绕其能力,以及夫人名牌包争议的持续质疑而声望不佳。他现在面临着赢得愤怒公众信任的巨大挑战。根据韩国盖洛普本周发布的民调数据,尹锡悦的支持率在宣布戒严令后降至16%,75%的受访者表示他作为总统表现不佳。
尹锡悦在2022年3月以微弱优势当选为强硬保守派总统,胜选本身就充满争议,为现状奠定了基调。他吸引了部分不满前政府男女平等政策的年轻男性选民,他们认为该政策给女性提供了“免费通行证”。
自上任以来,尹锡悦的支持率稳步下降,选民指出他缺乏沟通能力,经济问题恶化,以及第一夫人争议不断。
尹锡悦与国会之间一直处于拉锯战中,在反对派控制的国会中难以推进议程。最近,他被迫接受一个削减版预算,反对派从政府提出的677万亿韩元预算中削减了约4.1万亿韩元(约合44亿美元)。
储备金被削减,检察机关、警察和国家审计机构的活动预算也被削减,最显著的是总统办公室的预算。民主党还投票弹劾了包括审计机构负责人在内的几名高级检察官,理由是未能调查第一夫人。
在宣布戒严时,他以朝鲜威胁为由为自己的决定辩护,并认为反对派对平壤过于软弱。
韩朝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尹锡悦的领导下,韩朝关系进一步恶化。平壤反制持续发射弹道导弹,加大心理战力度,通过向边境发送装满垃圾的气球,向边境村庄播放刺耳的噪音,以及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派遣士兵参战等。
通过利用平壤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指责反对派同情朝鲜,并以反国家活动瘫痪政府,而实施短暂戒严法的决定,不仅对尹锡悦造成了反噬,也将国民力量党进一步拖入公众不满,和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漩涡中。
这为韩国带来了双输局面,支离破碎的政治体系和对政治精英权力游戏感到厌倦的公众,为平壤在心理战中赢得筹码和利用其长期宣传批评韩国资本主义和混乱的民主体系创造了新机会。
然而,平壤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韩国民众对核武作为最终威慑手段的接受度正上升,这反映了新一波乐观情绪和开放态度。面对未来对西方支持力度的担忧,韩国公众在如何保卫国家方面突破传统视角,探索新的可能性,减少对外部支持的依赖。
扩大防御和安全友好联盟
与日本的类似安全环境一样,韩国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安全恐惧和脆弱性。面对平壤的新威胁,韩国正努力扩大防御和安全友好联盟,不再仅依赖美国和日本作为主要安全保障伙伴。
即使已有包括戴维营协议在内的安全机制,以及与日本在国防和安全领域的关系改善,首尔仍感到担忧,尤其是对美国承诺的不确定性和朝鲜持续的恐吓行为。
韩国正试图在东亚之外增加更大的延伸威慑努力和后备能力。随着首尔政治困局的持续发酵,与邻国特别是日本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友好联盟努力,将变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