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倒下/谢诗坚

拉丁美洲先后出了3个社会主义的总统,对美国构成一定的威胁。

第一个是1959年由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个是1970年通过选举而成为智利总统的萨尔瓦多·阿连德,但他在1973年被军人政变杀害,社会主义无法成长,有人认为与美国在幕后有关;第三个是1998年在拉丁美洲另一个角落(委内瑞拉)崛起的另一位社会主义总统,这个人就是后来与卡斯特罗齐名的查韦斯,他也在执政后出手援助古巴共渡时艰,因为委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查韦斯出生于1954年,在军校毕业并从军17年,官至中校,虽然在1992年企图发动政变,但不幸失败被送入监牢两年。从那时起,他成了委内瑞拉的“英雄人物”。1994年出狱后,他重组其政党,命名为“第五共和国运动”。

1998年,查韦斯参加总统选举一炮而红,当选委国总统。翌年为解决国内经济困境,他推出新宪法,结果在公投中获得72%选民支持。他宣称其政策是向左转的,最大目的是将石油工业国有化,因为他发现西方的石油公司每年从委内瑞拉赚走数百亿元石油利润。

规定学马克思主义

此外,查韦斯也要求石油生产国减少生产,以提高油价增加国家收入,结果油价一度飙升至每桶130美元。

在查韦斯主政下,2004年委内瑞拉经济增长达17%,2006年经济增长也达到9.4%,失业率从10.9%降至8.9%;外汇储备达到372.99亿美元。



虽然这个国家在1830年时已脱离西班牙统治成为独立国家,但百多年来政局一直处于转变状态,直到1958年民主运动才奠定选举制度,查韦斯就是在选举制下出人头地的其中一位(1998年)。

他的上台也把委内瑞拉带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甚至规定人民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崇拜的共党领袖有切格瓦拉(原为古巴部长,60年代在出走参加玻利维亚游击战中被美军击毙,从此成为年青一代的偶像)、卡斯特罗、毛泽东及阿连德等人。

以中国模式改造委国

2006年,查韦斯第三度蝉联总统;更在2012年第四度蝉联总统(他在修宪下使到总统任期没有限制)。但不幸的,患癌症的他在2013年3月5日逝世,终年58岁。

查韦斯的逝世也造就了他指定的接班人马杜罗出任代总统,并在同年4月14日总统选举中代表执政的统一社会主义党(由第五共和运动易名)参选,结果只以50.66%得票率取胜,可见他的声望远不及查韦斯。

其实1962年出生的马杜罗也不是平庸之辈,他在高中时已表露其政治雄心,在后来成为工会领袖。在2006年,他被查韦斯委为外交部长,更在2012年被委为副总统。

尽管马杜罗有心要参照中国的模式改造委内瑞拉,但遇上石油价格在2014年后不断下滑,使到查韦斯辛苦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崩溃边缘,确是令人始料不及。

本来在2013年,石油价格维持在88.47美元,但转入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在2014年11月份,平均出口价只每桶36.53美元,这就意味着委内瑞拉收益大大减少,更缺钱向外国进口必需品。

虽然油价大降也不能全归咎于马杜罗领导无方,但其侄子进行贩毒勾当在美国被捕,以及总统得力助手被疑是贩毒集团头子。还有过去10年高达3000亿美元被侵吞,腐败横行,马杜罗难逃包庇之罪。

通胀率700%冠全球

国际货币基金最新报告指出,委内瑞拉目前是世界最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700%),医院严重缺药,死亡率增加(免费医疗已化为乌有)。

在粮食缺乏下,商店货物被抢光,华人商店也遭殃(有20万华人住在委内瑞拉)。不仅缺水缺粮,连厕纸也买不到;人民也开始杀害街上的动物果腹。委内瑞拉已成为“人间炼狱”。

遗憾的是,马杜罗只会动用军队镇压仍不肯下台,也嫁祸是美国的阴谋所致。他除了延长紧急状态装腔壮胆及延迟罢免公投至明年正月外,已苦无对策解决3000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真没想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7年的古巴,能在2014年与美国复交,解除变质危机,而委内瑞拉在查韦斯苦心经营下,在17年内才取得一定的成绩,讵料接班人马杜罗无法克绍其裘,也时运不济,只得眼巴巴看着“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到底错在哪里?值得世人省思。

反应

 

言论

从一党独大到多党共治/谢诗坚博士

真正掀开巫统当家作主的是1955年举行的联合邦普选(独立前)。

在开放的52席中,联盟大捷,总共拿下51席,伊党只获1席(参选13席),拿督翁的国家党全军覆没。另还有46名官委议员。

联盟的东姑阿都拉曼被选为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权力相对被强化;特别是在1957年向英国争取马来亚独立成功,东姑也就从首席部长转身成为马来西亚首任首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由于巫统在选举中占了34席、马华及国大党分别只得15席和2席,根本无法与巫统平起平坐,巫统一党独大的心态也就膨胀起来。以巫统来说,可以分成3个阶段来演绎一党独大为何可以在不同时期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作用。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1969年的大选。因为巫统在1955年大胜后随即走向巅峰,从1959年到1969年才因“513”事件爆发,改变国家政治生态。

1969年的大选,选民已不能忍受马华的软弱和巫统的霸权,结果大选出现了政局的大逆转,巫统只有51人中选(参选67席)、马华只有13人中选(参选33席)及国大党2人中选。联盟总共拥有66席,比所需要半数只多出14席。

奇招让巫统重整旗鼓

巫统首次面临这种屈辱的打击,却有奇招让巫统重整旗鼓。

主要是时任首相敦拉萨巧妙地穿针引线下,成功地把反对党收编,包括伊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砂人联党,也就顺其自然地将联盟扩大成国阵。但后来巫统发现这一改不但未转弱巫统的影响力,反而促成巫统更能左右逢源。这就是巫统的另类一党独大的呈现。

第二波则是发生在1999年大选。马哈迪面对从政以来的第二挫折(第一次是在1969年落选)。虽然崛起的不是拿督斯里安华的公正党,但却扶起了伊斯兰党,它首次拥有27个国席和控制吉兰丹及登嘉楼州政权,意气风发地迫使马哈迪交出其回教国大蓝图。

这意味着巫统为伊党开了另一扇门,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宗教主义。当然马哈迪依然不改其一党独大的招数。

到了2016年,被马哈迪排斥的安华意外地同意与马哈迪合作(加入希盟)以打倒纳吉,但他也没有想到其后果是异乎寻常的。

2018年希盟上台执政。但在两年后(2020年)马哈迪不肯交棒给安华,加剧希盟的斗争。

有趣的是, 原属安华最忠诚的最后一名支持者阿兹敏却背叛安华,转而支持马哈迪不必退位。

马哈迪故态复萌坚持一党独大,他不会因为组成多党共治而改变咄咄逼人的态度,他是一党独大的代表性人物。

后来由伊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爆料,是他与马哈迪策划“喜来登政变”,以促使土团党退出希盟,后者也因之破局而失掉政权,首相职位就落在丹斯里慕尤丁身上。他组成了包括伊党在内的国盟。

宁做老二不成众矢之的

巫统的第三波是在马哈迪、慕尤丁及阿兹敏被清理后,剩下巫统的阿末扎希在选举期间四处活动,终于在2022年圆了安华的首相梦。希盟与国阵联手组成团结政府。

但是巫统的一党独大局面已不复存在,巫统寻求的是宁做老二,也不希望成为众矢之的老大,大马也因之转入多党治国。

关键是巫统仍是一党独大的心态吗?或者只求保住现状?不然还是有得乱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