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双溪峇甲补选的进退之机/南洋社论

民主是确保人民得到其应得管治的机制,是一种分配权力及转移权力的政治制度,人民通过选举投票权,去选择民意代表,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

然而,选民会被蒙蔽,甚至作出错误判断和选择,还会带来令民主蒙羞的选举结果;特别是当选民没得选时,就像即将来临的美国总统选举,谁都没有比谁更好,选这个是“鼠疫”,选那个是“霍乱”。

当然就算选择错误,那还是选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关键在于选民能否从他们的错误中汲取正确的教训,在下一次的选举中作出迫近正确的选择。

选举有纠错调节机制

因为理论上来说,选举有纠错的调节机制,可以让选民在反复试验中不断摸索,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也是选民的投票策略。

马来西亚经历过多次的选举和补选,选民有没有从求变求新的选举中找到进步的策略呢?我们有没有学习型的选民、政党和政府呢?

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拥有执政优势的希盟竟然遭遇滑铁卢;选党不选人的直线思维,却让拥有博士学历的公正党候选人输给了被认为较接地气的伊斯兰党候选人。

华人不出来投票,是策略性投票吗?马来选民的投票选择真的算得上考虑周全吗?其实,选举结果一再验证团结政府还是未能得到“绝大多数”马来选民支持,还只是缺乏核心权力的弱势政权。

或许刚举行的英国选举还能激起一些对选战因果的思考,只因债务爆表攀升、屡换首相的政治动荡,让保守党支持度直跌,工党斯塔默终结保守党14年的执政,而成为新任首相。

投票变数是解决问题

让人察识到的是,两派在竞选中,不会有过度专注种族或宗教问题,投票的变数只在于解决经济、通胀、住房危机、教育素质等民生问题,要谈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供社会支援?怎样更公平些?

经历了长期生产力低迷、“失落15年”的英国,目前看起来选谁,似乎都一样难搞。

只是或左或右政治光谱,选民还要用脑,用心去判断、选择。

回想起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更多的是种族与宗教相互感染形成单一多数群体的共同诉求,更成为支持专政的主要力量。

构建一个更趋于开放、自由及多元的社会,理应是全球趋势,选举出有品格与诚信,拥有领导力的掌权者,才是正向发展。

虽然对双溪峇甲补选的赢输,与各政党势力的涨退都有各种分析解读和预言式的警诫,但是我们更希望选民在这场补选的试错中,能真正找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模式,成为促进马来西亚进步的教材。

视频推荐 :

反应

 

灼见

【灼见】补选失利 是时反思/胡逸山博士

槟城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伊斯兰党以相比于近一年前的州选还多出一倍的多数票成功捍卫,令人刮目相看。这场补选,尤其是其成绩,有几点或许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是这一年多以来大家所忧心忡忡的绿潮也还没有消退,至少是在邻近绿潮当政州属的选区(旁边即为伊党执政的吉打),反而是越战越勇。

勇到什么程度呢?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许是认为即使是其自身所领导的人民公正党在参选,胜算也应该不高,所以就完全不落场助选,以免败选后责任会被大做文章地落到他头上。

早在去年的槟城州选,国盟一方,赫然赢获超过四分之一的州议席,在雪兰莪更是突破三分之一,在这两个可谓全国最为城市化的州属有如此优良的选绩,有者认为是昙花一现,现在可谓印证了其扎根性,在该两州执政的希盟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其二是所谓的选人或选党的争论,即左右选民投票取向的主要因素,是对于政党的钟爱抑或衡量候选人的素质。

希盟学历战不奏效

在此次补选,希盟大事强调其候选人的博士学历为主要卖点,许是想当然尔地认为在槟城如此城市化的州属,选民一般受教育程度也很高,那么应该会期望能有高学历的代议士,来为州的发展出谋献策,所以候选人高学历应会为希盟的选情加分。

在学历方面,希盟候选人的学历的确比伊党候选人的高出许多。不过伊党对此却也不慌不忙,不与希盟打的学历战起舞,而是一如既往地在选战中主打伊党向来标志性的,要把整体社会塑造得更为宗教化的课题,加强所瞄准的选民群对伊党,而未必是对候选人的好感。

看来最终希盟的“选人”策略好像不太奏效,反而是伊党的“选党”策略好像很有成效。不管学历高低,只要是在伊党旗下出选的,就投他一票。这一点其实也和至少2008年5·05大选希盟的前身民联的选举策略相似,成功选上了好一些议员,所以希盟对此其实不应该感到陌生。

其三是民生课题对选情的影响。一些地方性的民生问题,如水供稳定、道路维修等,在补选中当然会成为选民们对无论是联邦或州层级执政当局(刚好都是希盟)表现打分的地方。

据说在不久前联邦政府所宣布的针对性柴油补贴,在本次补选引起怨声载道。许多民众虽然不算是低收入群体而得以继续享有补贴,但即使是所谓中等收入者当下生活也是艰苦的,每月多了一笔开销而雪上加霜。加上据说一些助选者可能站台时或在其他场合提到这课题时口气可能有点轻蔑,甚至还暗示会有更多“针对性”的措施陆续推出,会令人产生不知民间疾苦的印象,选情不但不加分反而减分了。

非巫裔不积极投票

其四是希盟能否号召与整合其支持者,尤其是其传统与中坚支持者的问题。无论是在这场或其他补选中,伊党横扫绝大部分马来选民的支持,而绝大部分非马来选民则不支持伊党,这不但是公开的秘密,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非马来选民,本应是希盟的支持者,在这个以马来选民居多的选区,希盟想要过关,必须获得绝大部分非马来选民的支持,再由现已结盟的巫统帮忙拉一点马来票方有希望。但看来非马来选民在这场补选的投票率偏低,他们虽然还是坚决不支持伊党,但也没有太大的热忱出来支援希盟。

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们觉得心凉,多年来一心支持希盟,但希盟上台两趟却也没有为他们争取到更“合理”的权益,反而看到希盟政府好像更为积极地去讨好绿潮选民,以争取后者转来支持,好像有点忘本,所以也就不出来或不回来投票了,算是无声的抗议吧!

此外,个别已经摆上台面的内斗,也让这些支持者傻眼之余也感到没眼看,不积极投票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是时候要严肃地反思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