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跳槽法不可再拖/南洋社论
首相署(国会与法律)部长拿督斯里旺朱乃迪博士6日捎来一项“坏消息”:内阁不同意在下周一(11日)召开的国会特别会议上,提呈反跳槽法案。
这意味着,这个攸关国内政治稳定的法案,将二度展延。部长说,这是为了让政府对“跳槽”的定义,进行更多研究。
另一边厢,根据网媒“今日自由大马”引述的消息,首相将在10日召集所有国会议员和上议员,共商先修宪,后呈反跳槽法案,以免法案抵触宪法。
众所周知,没有青蛙议员,或许就不会有今日的政治乱局;但除了纯粹基于私利而跳槽的议员之外,难道专门接收青蛙议员的政党,就可完全置身事外?
于法,收留青蛙议员固然不抵触法律,可在政治道德上,依靠青蛙议员来壮大本党,甚至是借此组织政府,则是一件丑陋无比的可恶行径。
因此,无论是从跳槽议员的层面看,还是从青蛙议员“收留所”的角度审视,反跳槽法都必须最迟在来届大选前通过,以免青蛙议员又有“水鬼升城隍”的空间,也莫让人民神圣的选票,再次沦为废纸。
政府之所以二度展延反跳槽法的提呈,若内因是因为修宪呈法的先后次序问题,则还算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政府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其已没有三度展延法案的本钱。
希盟内部开始对反跳槽法的一拖再拖失去耐性,有者更要求领导层干脆来个一拍两散,将希盟与政府所签署的“政治转型与稳定”了解备忘录丢进纸篓里。
而事实上,人民对反跳槽法无法“顺产”同样深感遗憾,他们都不希望青蛙政治有再度主宰国家政治命脉的机会;尤有进者,大家对眼下乱七八糟的政治氛围,更是感到极度厌倦。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10日召开的国会上下议院议员特别会议,一旦对事态做个一清二楚的交代后,朝野就必须齐心一致,完成使命,杜绝青蛙后门,还国政一个稳定。
莫给大学生最低薪酬/南洋社论

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提醒国内雇主,“莫以1700令吉的最低薪金聘请大学生”,“莫以此低薪标准压榨大学生的才华”。
最低薪金制的实施原是为保障就业员工能享有最低限度收入,以维持生存与生活尊严及经济安全,其实此措施是符合市场正义的。
可是今日全球面对最严峻的就业形势,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就陷入“就业冰河期”,过早失业正摧毁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
为解决“求职麻痹症”,年轻人可能会选择拖延战术,继续留在学校读书,或是接受企业界以最低薪金提供的“临时”或“过渡”工作。
职场处处亮红灯
教育似乎已然不再是黄金货币,职场处处亮红灯,好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一样难觅舒适的工作,要是大学生不嫌薪水低,就算专业不对口,只想谋得一份工作,就只能屈就。
过去大学生被戏称为旱鸭子,只能在水面学着拼命扑腾,可是随着就业市场的萎缩,鸭子离就业的河岸似乎越来越远,真的想要找到工作还须要更有创造性。
当然要解决年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是大家都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雇主不能借机贬低大学生的学历,要懂择优录用、择优培养,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发展,就不能吝啬。
当然还须承认,工资是劳资协商和博弈的结果,老板总要聘请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的优秀人才,才会给有技术,有才能的人才优渥的薪酬。
不断学习新技能
因此,大学生必须要能证明自己是难于取代的稀缺人才,还需挤时赴学,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遂成功业。
特别疫情过后,关税战引爆,给全球经济动荡加剧,让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增加危机感,失业的恐惧迷漫,让离校觅职的毕业生倍感焦灼。
还有一场汹涌澎湃的AI风暴突然来袭,教学及评估工具发生了改变,给就业市场带来改变。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大胆预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10年内取代人类在大多数领域的角色,优质医疗建议和教学辅导将变得免费且普及,医生和教师会被替换掉。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须根据社会需求重新制订新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横向技能和软能力,以应对新趋势的挑战。
因此,马来西亚更要努力提高教育素质,重塑未来教育发展,要以政策创新的力量,激励年轻的大学生不断学习新技能及磨练能力,顺应劳动市场的剧变,避免被残酷的竞争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