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向平凡的无冕英雄致敬/许世平

芙蓉小甘密60岁的清洁工友陈莲娣,与另2名员工于最近在瓜拉庇劳神安池王宫举行庆祝森最高统治者71岁华诞册封仪式中,获封赐有功勋章。

陈莲娣任职清洁工作35年,虽然年届60岁的退休年龄,但她还继续以合约方式继续工作。



多年来采访线上的工作,也让记者终于见识到无冕英雄,也让我们的社会多一点人情与温暖,少几分媚俗的功利。

其实,传媒应该关注这些平凡人的生活与存在的价值,要像法国新浪潮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和摄影师般疯狂,去看纯美的风景,去拍摄每一张他们遇到的脸庞。

他们就像街头艺术家,开着厢式货车到处猎影,拍摄手拿法棍面包的姑娘肖像照,将照片贴在路边墙上排成一列,就以这种致敬方式赞美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

在老旧煤矿乡镇的一条街,拍摄一个人孤独坚守即将被拆毁的矿工之家,因为这里让她强烈依恋的家是她拥有的全部人生记忆。

他们把倾听到的动情讲述,记录几代人艰辛苦难的老旧照片,还有碰到的工人、农民、服务员等人的日常劳动和乐观的脸孔,这部《脸庞,村庄》的记录长片还获得提名入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



我们记者应该做到的,就是耐心倾听普通人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向读者传递一个个温暖、美好的故事,再向这些平凡的无冕英雄致敬。

 

 
 

 

反应

 

言论

万斯“乡巴佬”的无礼/许世平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质问说“全球化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更批评说,“就是向中国的乡巴佬(peasant)借钱,来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一个国家领导以带有贬义和歧视的“乡巴佬”用词。批评别的国家,毫无外交礼仪及专业素养,不仅无知,更暴露他的傲慢与骄横。

作为特朗普总统的搭档,万斯一直都表现对中国的“厌恶”,他狠评“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还说“理应专注对付中国”,“要广泛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更轻蔑地说:“中国赢过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更好,而是他们用奴隶来生产”。

他主张重新对全球化进行思考,因为全球化未使到中国实现自由化,“假如中国不按美国的规矩行事,就必须遏制”。

来自贫困破碎家庭

其实,万斯就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乡巴佬,他来自贫困破碎的家庭,母亲吸毒成瘾,年幼时就遭离家出走的父亲遗弃。

他靠个人努力和运气,幸运毕业于美国的藤校耶鲁大学法学院,让他成功实现了从底层到社会精英的阶层飞跃。

在他的《乡下人的悲歌》半自传体回忆录里,讲述了美国底层白人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揭示底层白人对成功的认知、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对改变的信念。

早期美国的白人移民,做奴工、佃农、挖矿采煤,后期担任厂工,然而全球化带来加工制造业的外迁,昔日辉煌的工业城市急剧衰败,沦为“铁锈带“,返贫的白人底层群体依然摆脱不掉“乡下人”(hillbilly)、“红脖子”(redneck),甚至“白色垃圾”(white trash)的身分标签。

万斯是幸运儿,他摆脱阶层固化,考入名校,挤入上流,还有人脉资源,有突围之路,有获取成功的机遇,铸造了坚信“美国是神”的信仰。

2016年,当时的万斯形容特朗普为“骗子“、“道德灾难”以及“美国的希特勒”,过后他却发生“顿悟”,改称特朗普是他一生遇到过的“最伟大的总统”。

他生于贫穷,对穷人的焦灼与悲苦的心灵状态应该会有深刻的体察,可是当他逃出原生家庭的魔咒,走出个人悲痛的桎梏,成为强权体制的享有者时,却变得像乌克兰议员形容的那样“狡猾、冷血”,就算用“乡巴佬”嘲讽和轻蔑别人,粗暴无礼,又怎能奈他何。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