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哲学之必要/超秋

本月15日《南洋商报》时事版刊登了一篇短短的报道,仅170余字,大意是政府社会文化顾问丹斯里莱士雅丁计划与教育部长讨论将品德教育列为学校及高等学府的必修课。

这么不戏剧性、不煽动、不刺激、没有太多新闻价值的报道,不知道可会获得多少人关注,《南洋商报》将它报道实属难得。



是的,品德教育是重要的。我国的教育对它是漠视的。社会上日益败坏的风气多少都受到影响,或者说,有了良好的品德,社会将会更安宁和谐。

哲学应列入课程

但是笔者认为只有品德教育是不够的。我们的品德教育一般只是从个人的卫生起,到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扩充到社会的待人接物,再到公民的责任,基本上 就是向学生灌输一些道德教条,让学生循规蹈矩做个有用的人。笔者一直认为,更应当把哲学课也列入课程。

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中学都教授哲学课。其中法国对哲学课的重视更是少见。自1808年,哲学课是每位高中三学生的必修课,文科生每周上7个小时,而经济课及理科生则分别上4和3 小时,不可谓不多。并且所有学生必须通过哲学考试才能进入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让我国推行哲学课有可能又沦为一门必须熟记所有概念、名词、事件的填鸭式考试,法国的哲学课并非要培养哲学内容的背书机器,而是设置主题,然后进行讨论,如:自由、正义、信仰、理性、生死、价值、国家等课题。这些课题都极具争议,即使哲学家也莫衷一是。



哲学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让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探索、对世界有更全面的理解。当学生能够反省叩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往哪里去?懂得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剖析他人的观点,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比仅仅做个听话的好公民强?思考人生终极的大哉问,在个人方面,学生的人生道路将更清晰及有意义。

法国的哲学考试就三题,是的,三题。三选一。没有是非题、选择题,都是作答题。

让我们看看法国的哲学考试的一些考题:工作可以让我们获得什么?我们一直知道我们一直渴望的是什么吗?我们活着是为了快乐吗?为什么要试着了解自己?我们是否有追寻真相的必要?所有的信仰是否都与理性处于对立?工作的价值是否只在于“有用处”?这些考题对于我们浑浑噩噩、整日沉湎软性逸乐、无所事事、脑袋空洞、缺乏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很难不交白卷。

理性审视政客伎俩

哲学课最终的目标在于使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上具备尖锐判断能力,不至于被政客们以各种语言陷阱、概念圈套、权力伎俩、金钱把戏等愚弄。

当公民能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对政客的一举一动、言行作为进行审视和监督,所有可笑的政治闹剧和丑陋将无所遁形。在法国,哲学考试被安排在第一科考试的科目,可见其重视程度。

在我国,这应该是妙想天开,即使开设也有极大难度,那只好寄望丹斯里莱士雅丁建议的品德教育成为现实,而且其课程内容更具批判性,而不仅仅是又一门培养乖宝宝的道德教育。

反应

 

言论

断章取义有何资格训话/黄子伦

读到超秋的大作《中学宜加入哲学课程》,里头有提到我之前批评《弟子规》的文章段落。我前作是对法国中学生课本所讨论的艰深哲学课题表示羡慕,并认为比较起那些迷信并拥护《弟》这种戒律读本的教徒们,后者明显就是井底之蛙。我原以为这个段落顶多会激怒那些教徒们,但万没想到竟然有人会解读成我是在高傲地说:没读过法国的哲学课本就是井底之蛙。超秋的解读方式果然是独树一格,让我怀疑是不是读《弟》而走火入魔。

超秋误读我文章的那个段落,其实两百字不到,而且还是白话文。我撰写时已尽量避免句子过于文绉绉,让人觉得拗口,没想到还是这么容易引起一个有着基本智商和撰文能力之人的 “误解”。这时,我想《弟》的1080个字,全文都是文言文,而且该作者为了容易朗读,刻意把每个段落硬生生凑成3个字一组,只求同韵,不怕词不达意。这种读本,难道超秋不觉得更容易让人误解重重吗?



当然,关于这一点,我想超秋必然会说:不用紧,我们给老师提供训练,让他们去教小学生就好。 我此前已经提过了,纵使我承认有热血老师不计较一切回报,去给《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假设里,我姑且退一万步承认《弟》是有精华),都不能改变华小面对师资短缺,这个客观事实。除非超秋可以提出解决师资短缺这个客观问题的方案,否则他一厢情愿地说:“只要老师不要去开无聊的会议,就会有时间了”,只会让人觉得简直就是脱离现实。

超秋进一步认为《弟》因为篇幅短,所以可以在小学教完,但这个说法是有缺陷的。一篇文章的长短都是经过比较出来的,超秋说的“篇幅短”又是和哪一本书籍比较呢?而且,诚如我前面所言,《弟》是篇文言文,如果把全文尽数译成白话文,其篇幅可是一点都不短。不知,超秋可否想过,这是不是不公平的比较?更何况,我们的小学课程已经有道德教育了,超秋可否回答一下,为何要加上《弟》另一个课程负担?

如果说要多管齐下,为何不加上四书五经?何不加上其他的一切的文本呢?而且,我之前的文章已反复提问过了,《弟》到底是经过什么渠道进入华小?有什么可以考证的数据和例子吗?

我再重申我的立场:我反对的,是在华小里教授《弟》。反对者请对《弟》进入校园的管道是否具有公信力、教育功能的效果如何、华小师资短缺的客观事实如何克服,以及《弟》的内容是否恰当,这四个角度讨论。否则,一味地只是吹捧《弟》如何有价值,根本不足以证明学校应该教授此书。这世上有价值的书籍可是汗牛充栋,为何独爱《弟》?

其实,关于《弟》的看法,我此前的文章已把我要说的话都说清楚了。在此,我真心欢迎任何有素质的反驳和讨论(包括网民),至于类似超秋这种断章取义和人身攻击的文章,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善意地说:我对此做法,感到非常遗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