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过年的煽情/江振鸿

国家石油公司描述刚嫁作人妇者在夫家过年心情的新春短片《给愿意等的你》与《心声》,让过年该回夫家还是娘家这个千年问题,又再成了热门话题。
首先,新年流流,这两个短片却一片戚戚然。
新年短片无病呻吟
其内容更似乎是多愁善感似的无病呻吟,因为短片描述的情节并不是刚嫁作人妇的女儿完全无法回家过年,而是得跟随习俗,于大年初二回娘家。
其实,在古代,出嫁了的女人一年内只有少数的机会能回娘家。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出嫁的女人可以随时回娘家团聚,因此,何必纠结于大年除夕及年初一无法回家的这两天?
更何况,这个传统习俗也并未“亏待”这些出嫁的女人,因为大年初二也是年味极浓的农历新年重头戏之一,否则,政府也恐怕不会把大年初一及初二列为公共假期。
第二,不管喜不喜欢,随着结婚成家后身分的改变,自然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得开始派发红包予小辈,不能再领取红包等。
所以,大年初二回娘家,也是结婚成家后的一个习俗。
当然,要不要遵守这些习俗,则是根据各自家庭的情况及谅解。
以我为例,我有生以来,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是去外婆家(母亲的娘家)。
第三,某报章竟有评论员提倡夫妻各自回家过年的谬论。
结婚成家的夫妻,一旦有了孩子后,不只是人家的儿女,也是人家的父母。
且不论夫妻各自回家过年,将制造孩子该随哪一方回家过年的另一个问题。
在讲究团圆的新年里,夫妻如果各自回家过年没有在一起,家不成家,这将置孩子于何地?
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其父母组成的这个家才是家。
规划人生下半场
最后,时常出现所谓娘家只育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一旦所有孩子(女儿)出嫁后,两老将于大年除夕及年初一孤伶伶的煽情例子。
这类型的父母,显然没有做好由某位网红律师所提倡的“人生下半场”概念中,退休后的社交活动这一门功课。
我有生以来,每年的大年除夕夜,除了父母兄弟姐妹,还会与叔叔伯伯、堂兄姐、堂侄儿女等人一起度过;每年的大年初一,则是与外婆舅舅表弟妹们一起度过。
初二回内子娘家,也是与内子一家子包括姑姑叔叔堂兄妹表弟妹们一起欢度,热闹无比。这些亲友中的为人父母们,决不会因为其出嫁的女儿缺席大年除夕及年初一的团聚,而感到孤单。
视频推荐 :
吴添泉:新春频与华社互动 欧阳玉靖最接地气

(吉隆玻18日讯)大马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表示,在新春期间,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及大使馆各级领导,在全马走透透参与了许多地区华社和华团所主办的新春活动与聚会,这种“中国大使与华社共欢庆”的全面友好互动,可说是在全球国家的华人社会中,最明显和典型的特征现象。
他赞扬说,由欧阳玉靖领导的中国驻马大使馆,除了政府官方外,也和大马华社华团保持非常密切的友好关系。
吴添泉也是沙巴中华大会堂总会长,他日前在夫人潘斯里何淑娟陪同下,与众华总领导层应中国驻马大使馆配合新春佳节之邀,在大使官邸与欧阳玉靖和使馆各级领导共进新春晚宴后,在今天发表文告这么说。
出席的华总领导层尚包括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方天兴、顾问拿督黄烈芳、署理总会长拿督林家全、副总会长包括拿督黄保俊、拿督林广有、黄俊棠与王天然、副总秘杨有为、副总财政拿督黄振兴和中委拿督卓正豹等。
大使馆方面包括欧阳玉靖夫人宋晓梅、郑学方公使、马翠宏公参、领侨处主任于天翔以及侨务秘书唐小雅等。
“最常见”中国大使
吴添泉说,欧阳玉靖可说是最活跃和亲华社的中国驻马大使之一,尤其是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前后的频密活动和仪式;以及今年的新春期间,不论是官方或华社民间展开的相关活动和庆典,包括华总主办的新春大团拜等在内,都给予全面配合和支持,是近年来“大马华社最常见的中国大使”。
吴添泉也代表华总感谢欧阳玉靖领导的中国驻马大使馆配合新春领域,再次安排丰盛的充满春意的新春晚宴招待华总领导层,近距离互相交流和祝福,也让晚宴充满无限温馨和意义。
视频推荐 :